德國博世集團(robert bosch)擁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大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業務遍及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2003年銷售額411億美元,全球員工人數23.1萬人,位于財富(fortune)世界500大排名中第94位。
博世力士樂(bosch rexroth)是原博世自動化技術部與原力士樂公司于2001年合并組成,屬博世集團全資擁有。博世力士樂是世界知名的傳動與制控公司,在工業液壓、電子動與控制、線性傳動與組裝技術、氣動、液壓傳動服務以至行走機械液壓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公司注冊總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而營運總部及董事局總辦事處則設于德國洛爾。2003年公司銷售額40億歐元,員工人數2.5萬人。
目前博世力士樂在中國的機構包括博世力士樂(中國)有限公司,博世力士樂(常州)有限公司,上海博世力士樂液壓及自動化有限公司以及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分布于北京、大連、上海、常州、成都、廣州和香港,從事銷售、工程、設計、生產、裝配及物流管理等業務。
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英文名稱是bosch rexroth(beijing) hydraulic c0., ltd.,是德國博世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公司投資總額3627萬美元,注冊資本1781萬美元,主要生產具有國際領先技術的行星減速機、液壓馬達、液壓泵和液壓閥,是北京市科委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一、公司成立與發展
成立于1996年的原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資公司,在2001年博世收購力士樂后,改名為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2002年底,改制為外商獨資企業。
1996年江澤民主席訪問德國時,與德國總理科爾簽訂了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的投資協議。最初投資1億多人民幣,投資總額達2.4億元,主要為工程機械提供配套產品。公司成立之初,正值中國增加基礎建設投資和農業投入,使得對工程機械和工程農機的市場需求增加,市場前景非常看好,與之有關的機械行業也成為外商投資的熱點。德國力士樂公司正是看好中國旺盛的市場需求,分別在北京和常州成立了兩家公司,組裝加工業務。并在香港設立了力士樂(中國)有限公司,主要負責進口和在中國及香港地區的銷售服務。
盡管公司成立時,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但由于一些內資骨干企業和日本、韓國企業以大量性能價格比低的產品迅速搶占市場,博世力士樂(北京)公司業務很快陷入低谷,公司以較高的產品價格秉承較高的產品質量,并沒有贏得中國客戶的青睞,再加上公司自身管理不善等外部和內部的多種原因,1996年公司成立至2000年的5年間,公司連年虧損,累計虧損達5000多萬元人民幣,超過注冊資本的1/3。公司5年內換了7屆總經理,生產經營卻始終不見起色,隨時面臨關門、倒閉、撤資的可能。事實上,德方也確實在考慮撤資。
2001年,德方派來一個中國人任合資企業的第八任總經理。就是這個中國人,臨危受命,背水一戰,通過重新調整產品結構,建立目標管理體制,不斷創新管理等措施,半年后,公司奇跡般的起死回生了。2001年當年,企業虧損額降低50%,銷售額增加57%。2002年企業全面扭虧為盈。從此企業發展脈絡清晰,經濟效益迅速增長。2002年12月,博世力士樂戰略性地收購了原中方的全部股份,將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改制為外商獨資企業,并加大投資,2003年實現銷售1.5億元,利潤達1800萬元。2004年預計銷售2.3個億。
二、公司經營:從虧損到盈利
(一)1996-2000公司連年虧損原因分析
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自1996年成立以來的5年間,年銷售額只維持在3000萬元水平,每年虧損1000多萬,5年累計虧損5000多萬元,超過注冊資本的1/3。公司頻繁更換總經理,仍不見效,員工懶散,士氣低落。究其原因,可從外部和內部兩方面來分析。
1.外部市場環境變化,企業難以應對
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在1996年成立時的產品主要是為挖掘機、起重機和壓路機等提供配套產品。應該說,投產之初,正直中國加大基礎建設投資,挖掘機市場需求很旺。博世力士樂也正是看中了中國這個市場,大手筆投資2.4億元人民幣投資興建北京和常州兩個生產廠。然而,市場的變化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方面,中國國內的一些企業迅速以其價格低廉的國產機器搶占了市場;另一方面,大量的日本和韓國產品利用其相對便宜而技術高、品質良好的產品,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客戶。而博世力士樂的產品雖然品種全,系列多,質量好,但交貨周期長,價格也相對較高,加之市場開拓力度不夠,產品缺乏創新,始終無法打開局面。
2.企業內部矛盾升溫,引起信任危機
當市場環境好,公司經營效益好時,可以掩蓋公司的內部問題。而當企業經營效益不好時,所有的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1996年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成立時,德方控股55%,總經理和財務總監的職位由德方委任。第一任總經理是一個技術人才,專業水平高,在行業內赫赫有名。然而上任不到一年,就提出退任。第二任至第七任總經理,均為德國人,有的干了一年左右,有的不到半年就調走了。他們的共同感受是:中外文化差異太大,對管理、市場的理解不一致,雙方難以協調和合作。
德國人以善于安排、崇尚理性、遵守紀律而聞名,嚴格執行已經制定好的計劃和對未來進行計劃。而中國人喜歡在摸索中修改計劃,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其含蓄的東方氣質決定他們尋求處事和平,重“關系”講“面子”,對自尊極其敏感。德國人的想法往往是好的,但其做法卻不能為中國人所接受。而另一方面,德國人的傲氣,又容易傷害到中國人的自尊。因此,德國人與中國人的合作,有其矛盾產生的必然性。雙方不能達成“以大局為重”的共識,不能相互理解,必然使矛盾日益尖銳。再有一點就是作為總經理,德國人畢竟不像中國人那樣了解中國的市場,往往需要半年的學習適應過程,而頻繁的更換總經理,又使得這個學習曲線變得愈加的長。此外,除了公司內中德雙方的合作障礙,公司與德國母公司,以及與在華的其他博世力士樂企業(主要是銷售公司)之間的協調也不夠。種種原因,當內部矛盾上升為信任危機時,合資而不合作,公司上下沒有共同的遠景目標時,公司也就無法發展了。
(二)2001年起公司扭虧為盈原因分析
提到公司的扭虧為盈,不得不提使公司扭虧為盈的那個中國人:德方派來的第八任總經理是鐘默博士。鐘默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獲德國科隆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在德國工業界工作了4年,既了解中國的國情,又善于與德國人溝通,并成功地將博世力士樂在常州的廠扭虧為盈,從而在集團內部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贏得中外雙方的完全信任和全面支持。2001年,鐘默上任,他借同公司的管理骨干力量,調動和發揚協作與團隊精神,經過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分析了公司虧損和管理混亂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并形成了企業的一整套科學的管理模式,上任當年減虧50%,銷售增長57%;第二年全面扭虧為盈,銷售增長65%;第三年實現盈利近2000萬,銷售達到1.5個億。這樣的飛躍主要源于一系列的公司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
1.目標管理具體化
鐘總經理強調:要避免撇開目標談管理。2001年初鐘總提出了公司當年度的總目標:銷售額增加30%,企業虧損額降低50%,費用開支要消減10%。同時,對目標進行細化,量化至各部門及各崗位員工。如生產部門用電用水指標都規定至生產每一臺減速機;行政管理及財務部門對降低10%的費用也提出具體措施。鐘總強調:“企業內部無論技術、銷售、生產人員都要有很強的成本意識。所制定的目標應具備可操作性和可實現性。
2.產品實現標準化
改革初公司的產品結構有三類:一類是合資以前,中方廠帶來的老產品;第二類是合資期間共同開發的產品;第三類是德國母公司提供的產品。其中,老產品售價低,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毛利潤已然是虧損的。因此,鐘總強調:必須改造老產品。產品要標準化,加工零件要標準化。只有標準化才能資源共享。
然而,實現標準化,要讓客戶用標準化產品替代老產品,是一個十分艱巨的過程。為此,鐘總率領公司領導層,一家一家拜訪客戶,在不增加客戶負擔的前提下,提供新的產品,從而說服客戶接受標準化產品。這個過程是非常艱巨的,也是合資公司多年來一直沒有做成的事情。這一成果大大降低了全產成本。至2003年底,公司只留有8%的老產品,2004年將實現全部以標準化的新產品替代。可以說,產品實行標準化是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扭虧為盈的一場最重要的攻堅戰。
產品標準化后,通用性強了,資源可以共享,生產成本也大幅度下降,簡化了生產程序,也縮短了交貨期,進而受到了客戶的歡迎。
3.市場開發大力度
一個企業沒有市場,等于無米之炊。加大市場開發力度,目的是要使企業從源頭上有業務做。任何部門、崗位員工都要圍繞市場這一個中心開展工作。技術部門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納入市場因素,以客戶為中心。任何員工,即使是搞衛生的人員,也要讓他知道他拿的工資是從市場來的,從客戶來的。兩年來,鐘總和管理層的同事一直堅持拜訪客戶,為客戶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為鞏固和拓展市場起了催化作用。
4.員工調動積極性
鐘總說,企業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要了解員工所想,幫助樹立信心,領導團隊的責任就是要把員工凝聚在一起,使員工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各自的作用,為實現公司的目標努力工作。為了激勵員工,公司將每一個員工的工資與公司業績、個人業績掛鉤,無論是高級管理人員還是打掃衛生的工作人員,都有固定工資和浮動工資。同時淘汰一批沒有責任心的員工,這樣任何部門、崗位的員工都要以市場為導向,與業績掛鉤,從而改變了原有的懶散作風。在浮動工資制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工資水平比原來翻了一番。員工心齊了,越來越有干勁。在公司辦公大樓的走廊上,可以看到掛著很多員工自己提出的口號,用以互勉。
公司非常重視吸納人才和培訓人才。2000年以前,公司每年只有1個培訓項目,而到了2003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