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科技公司專業生產機械關鍵零組件-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線性模塊、精密定位平臺、次系統、系統件以及半導體設備,產品廣泛用于機床、自動化工業、光電設備、飛機、汽車、生物科技設備及醫療設備上,是世界級的大廠。
上銀科技公司于1993年在德國購并一家德國滾珠螺桿廠,在歐洲聲名大噪,目前在美國、日本、德國、瑞士、捷克均設有當地法人的子公司、實驗室,并與海內外大學有多項產學合作項目與研發項目。
在營運獲利的同時,上銀科技創辦人卓永財董事長在取得董事會與經營團隊的認同與支持下,每年核撥經費舉辦「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以下是訪談摘要:
問:「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的緣起與意義與參賽對象為何?
答:我們構想舉辦「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已有好幾年,終于在2004年跨出第一步。上銀科技公司多年來與各大學進行建教與產學合作,成效良好。為進一步鼓勵青年學子投入機械工程領域的研發與創新應用,為產業界培養優秀的機械工程人才,促進產業界與學術界的互動,協助臺灣地區機械工業升級,上銀科技于2004年創設「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hiwin thesis award)。
盼讓機械系全動起來
機械是工業之母,上銀科技希望藉由「機械碩士論文獎」,讓所有大學機械系所全部「動」起來,同時連接「產學」的緊密關系,使臺灣地區的精密工業更上層樓。
對象以當學年度臺灣地區各大學院校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系所碩士班畢業生為主,論文必須以機械為主題,且須通過口試者。
問:「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的評審方式為何?
答:上銀科技委托機械工程學會辦理,經過多次會議討論、修改,才完成訂定「設置辦法」及「評審細則」。并由機械工程學會邀請臺灣地區各機械系所學術地位崇高的教授擔任評審委員會委員,以「公正、公開、公平、嚴謹」為評審作業最高準則。
評審分初審、復審及決審。初審及復審的每篇論文均送請三位相關領域專家審查,其中包含一位評審委員會委員。凡有學生參與競賽的指導教授則均回避不參與評審,上銀科技自然也不介入任何一階段的評審。
鼓勵學子研發與創新
問:「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的獎勵為何?
答:選拔總經費每年高達新臺幣1,000萬元,打破臺灣地區地區各企業法人或政府機構設立獎項的紀錄。每次總錄取名額十名:計金質獎一名,獎金新臺幣80萬元;銀質獎一名,獎金新臺幣60萬元;銅質獎一名,獎金新臺幣40萬元;優等獎二名,獎金各新臺幣24萬元;佳作獎五名,獎金各10萬元;此項獎金將由入選的碩士生及其指導教授平均分配,即各二分之一。
本論文獎的獎金不但為臺灣地區各項學術活動與選拔競賽的『獎金』創造新紀錄,吸引眾多青年學子熱烈參與;同時,所有得獎的學生與指導教授都將被邀請赴日本參觀國際大展。尤其是日本國際機床展(jimtof)或日本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展(semicon japan),規模都居世界前二名;可讓得獎學生與教授切磋,終身受用。
選拔經費高達千萬元
問:選拔經費高達千萬元,如何確保這個獎項的質感?
答:每篇論文歷經三次評審,我們總投入的評審經費,也刷新臺灣地區地區各獎項初、復、決審審查費的新紀錄。
我們將得獎的論文摘要做成cd供企業界索取,同時在經濟日報及臺灣地區主要媒體介紹得獎人、論文摘要與指導教授的專長,希望透過這項文宣活動能獲得社會認知,并拉近產學距離。
問:相較于第一屆參賽者,第二屆的論文競賽有哪些特色?
答:第二屆『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參與評審的委員們普遍覺得第二屆論文水平比第一屆提升,在決審過程中,深感難以取舍,頗有遺珠之憾。為此,第二屆增設入圍獎。
第二屆論文除水平提升外,尚有多項特色如,首度有參賽同學全程以英語簡報、首度有技職體系大學獲獎、第一次有機床類論文獲獎。
提升機械教育的質量
問:「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希望達到什么樣的成效?
答:近年臺灣地區機械教育與機械人才,因信息電子產業的興起而逐漸被人忽視。為喚起社會大眾的認識,吸引更多青年學子加入機械學術領域,進而增進產學的合作,為臺灣地區工業的升級加注動力,這是我們舉辦「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的目的。
得獎論文供各界索取
期望藉此提升臺灣地區大學機械教育的質量,并讓得獎學生與指導教授更為企業界所熟悉、增加產業與學術界合作機會、及學生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讓產業界能知道學術界的研究重心與專長,有助于臺灣地區機械工業及其它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得獎學生的論文也將制作成cd供產業界免費索取,以促進產學界的交流,產業界將可獲得學生的研究精華,提升研發創意,也可獲得更佳的人才管道;亦可提升各入選學生所就讀大學系所的聲望,有助于其吸收更多優秀的青年學生加入,及各系所畢業生在產業界受歡迎的程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