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如既往地提出關于甲醇汽車的發展建議,與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撞車”提出改裝車市場發展建議外,在浙江代表團的分組討論中,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發展實業沒有捷徑,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腳踏實地、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才能為用戶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的一席言論再次引發關注。
在李書福看來,當前中國車市已經高度國際化。近幾年,部分國內品牌車企在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等方面也開始大膽的探索和實踐。在新能源、互聯網、人機交互、自動駕駛等技術研發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部分領域已走在全球前列。但改革無處不在,一場汽車領域的淘汰賽已經拉開,尤其是當前,傳統汽車公司加速轉型,互聯網公司也乘機搶占線上地盤時,汽車產業必將面臨重組、破產清算的行業洗牌,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李書福表示,中國車業唯有通過高質量發展,在創新研發、轉型升級、全球協同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加速前進,才能迎來美好的明天。而吉利正是在2007年宣布放棄價格戰,主攻技術,贏得消費者信任;2014年推行“精品車”戰略,以市場和用戶為中心。這兩次轉折之后才有了現在的發展。他強調,基于前兩次轉折吉利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在進入高質量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即由傳統研發生產向生態圈競爭轉變,而這將是一場世界性的、歷史性的變革。他認為,當前汽車產品正朝著智能移動空間的方向轉變。汽車企業需要通過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協同和分享,不斷地打造前沿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誰能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服務,誰就將是產業和市場的主導。”
“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開放包容,協同合作;必須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絕對不能閉門造車、單打獨斗。開放發展是汽車工業贏得未來的陽光大道,中國汽車工業必須融入到全球汽車工業的大熔爐中,真正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競爭格局。要抓住眼前的機遇,加大轉型升級投入,加快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速度,不斷打基礎、練內功,提高市場占有率,把中國制造打造成受人尊重的中國品牌。”李書福說。汽車工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只有實現資源共享才有可能走在這個行業的前列。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