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驅動因素換擋,行業發展進入良性階段在當前階段,以特來電為首的領先充電樁企業已經在逐步邁過盈虧平衡線,帶領行業由早期充電樁瘋狂擴張轉變為尋求經營效率和盈利的階段,目前國內充電樁行業新增車樁比和實際車樁比已經接近且維持在3:1左右水平。所以我們認為,今后充電設施新增需求更多依賴電動車保有量的上升而非車樁比的下降。
行業已經進入良性需求驅動而不再是資本驅動階段。
政策轉向,供需兩旺,直流充電樁數量亟需提升國家政策有意將補貼從制造端轉向運營端傾斜,自上而下解決當前面臨的充電難問題。從需求端來看:充電樁和充電量需求的增量將主要由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拉動,其中營運車輛充電需求增長帶動快充樁數量和充電量快速提升。預計2019年和2020年全國充電量需求將達到188.08、254.68億度。從供給端來看:
快充樁數量不足成為目前行業從供給端來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全面加快快充樁建設,提升快速充電能力將成為供給端亟需解決的問題。經測算,預計到2020年直流樁將達到23.24萬個,交流樁166.13萬個,2019-2020年將新增直流樁13.16萬個。
先發優勢鑄就市場壁壘,未來行業強者恒強在未來市場競爭格局的推演當中,我們認為,充電樁行業的先發優勢鑄就強大壁壘,在發達地區的核心地段提早建樁,已經形成了市場占據優勢,且隨著未來保有量的提升帶動需求,早期形成的行業壁壘將逐漸提高。所以,未來格局仍將是一超多強,民營主導的市場。
企業逐漸邁入回報期,盈利能力初步顯現我們按照目前標準的60kw快充樁為例,對充電站成本回收時間、利用率敏感性、以及充電服務費敏感性進行了測試,得出結論:1、一個安裝了10臺60kw快充樁的充電站成本回收時間為5.74年;2、在5%的利用率情況下充電站將有望實現盈利。隨著保有量的提升,當前領先企業特來電的利用率已經達到8%+,行業逐步進入頭部企業回報期,盈利能力將快速增長。
投資建議:
我們從充電運營商和設備供應商的角度來觀察行業景氣上升帶來的投資機會,首推充電運營龍頭()(300001.sz),建議關注充電樁核心模塊廠商()(002518.sz)等。
風險提示: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