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led產業近十年快速發展,在產能增速超越需求增速情況下,led產業陷入嚴峻的結構調整。由于中國大陸今年還有新產能加入,預期2019年led產業供過于求壓力仍將持續。目前業界較看好小間距led顯示熒幕、mini led、車用照明等相關應用發展,其中,又以標志著新世代顯示技術的mini led特別受矚目。
大陸地區及臺灣地區led供應鏈廠商,大多已投入mini led相關產品技術開發,并提早為micro led技術進行布局。在中國大陸方面,除了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國星光電、晶臺光電等led大廠都已在mini led及micro led領域插旗,大陸面板龍頭京東方今年初還宣布與美商rohinni攜手成立合資企業,未來將共同發展micro led解決方案。
臺廠加速布局mini led,2019年貢獻漸增
臺灣地區方面,led 磊晶/晶粒大廠晶元光電在2018年下半年正式量產用于電競顯示器及電競筆電面板背光的mini led,并推出可用于超小間距顯示屏幕的rgb mini led,預計今年第二季后出貨規模可望放大,下半年來自mini led產品的貢獻可望提高。
面板廠友達光電旗下led一貫廠隆達電子亦于2018年第三季開始量產mini led,初期同樣以電競顯示器及筆記型計算機熒幕為主,今年將進一步推出新產品,應用端從電競應用產品,擴及車載面板背光,并加速rgb mini led顯示模塊的商品化。預估今年mini led產品營收比重可能來到5%左右或更高。
同樣具備集團面板廠資源的led廠商還有群創光電轉投資的led晶粒廠光鋐科技及led封裝廠榮創。其中,光鋐于2018年6月完成董監改選、由鴻海集團旗下榮創能源科技進駐之后,已加速投入mini led/micro led研發,據悉相關產品已于 2018年底前小量出貨。榮創的mini led新品效益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開始發酵。
另外,led封裝廠宏齊因過去在led顯示屏幕有一定事業基礎,因此公司在這波mini led 發展趨勢中,也沒缺席。其mini led背光打入電競顯示器供應鏈,顯示屏幕應用則以自行開發的4 in 1 rgb mini led先攻高階商用顯示熒幕,預估今年mini led產品占營收比重可望從去年的3%以內,提升到1成以上。
背光/顯示屏幕齊攻,mini led發展受矚目
mini led既可應用于面板背光,也可做為顯示屏幕,更被視為可能銜接新世代顯示技術 micro led的過渡技術,因此其發展狀況備受關注。目前業界對于mini led和micro led的定義范圍還莫衷一是,但以一般led晶粒尺寸大約1毫米(mm)來看,所謂mini led晶粒尺寸介于100-200微米(micrometer, μm;1毫米mm=1,000微米μm)之間,micro led晶粒尺寸則至少在100微米μm以下,也有廠商認為晶粒尺寸應當小于60微米以下,才能稱為micro led。
mini led做為面板背光源時,可實現多區域背光獨立控制,能夠提升液晶屏幕的對比及亮度,優化視覺體驗。雖然現階段成本較高,但在高階電競顯示器、電競筆記型計算機等高階特殊應用市場,自2018年底已有相關產品導入,預期2019年下半年將有更多新機種采用。
mini led用于顯示屏幕時,則相當于led顆粒及間距更小的小間距led顯示屏幕。小間距led顯示屏幕具有無拼縫、高亮度等優點,近年來在各式各樣大尺寸公共顯示廣告牌與商用顯示應用已經快速發展,三星也曾推出406英寸超級led電影屏幕。
政策支持,中國大陸led產業高速成長
受益于政府mocvd補貼及十城萬盞工程等政策推動,中國大陸led產業近十年來歷經高速成長,產能規模也不斷拉高。根據中國csa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資料顯示,中國大陸2018年mocvd機臺總數達到1,900臺以上,較2017年又增加200多臺,機臺數量年增率超過1成。由于2018年持續采購設備,推估2019年中國led產能還有兩位數增幅。
此外,根據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2018年底中國大陸led磊芯片廠商總產能達到1,120萬片/月(折合2英寸磊芯片),年增幅度超過3成。預期2019年中國大陸led磊芯片產能還會再增140萬片/月(折合2英寸),增幅仍逾1成。中國大陸產能續增,將使led價格壓力持續。
隨著產能規模大幅擴張、產能增速超越需求增速、廠商庫存升高、led價格持續下跌,產業結構陷入調整,業界廠商大多面臨嚴峻生存考驗,積極尋覓下一世代新應用,期許有效去化庫存,重啟生機。
來源:money dj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