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江國泰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為海軍一新型產品提供密封件的“入門證”。這是“國泰密封”憑借高科技專利產品占領國內航天、航空、航海、核能等高端市場又一成功例證。
這些具有13項國內專利的1000多種產品,也使得公司經濟效益穩步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完成產值7570萬元,同比增長28%以上;實現銷售7310萬元,同比增長31%以上;實現利稅1001萬元,同比增長45%以上。
這家只有600多名員工的公司,從1993年開始成功研發柔性石墨密封材料后,申請了國家專利,并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授權。1998年,又研制開發出寬幅達2米的柔性石墨密封材料,填補了多項世界密封件制造行業的空白,跨入世界領先水平,并使公司徹底結束了為美國、日本、歐洲等外國公司提供“貼牌”產品的歷史。從此,“國泰密封”成為國內密封件制造業的“老大”,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遠銷世界53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行業重在創新。公司不吃“老本”,而是先后與國內13家大專院校開展科研合作,積極引進科研人才,研發國際先進的密封材料。去年,2000多平方米的省級高新技術研究中心啟用,40多名專家和學者入駐“中心”。公司的創新工程獲得了國家科技部的創新基金資助,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科技項目。公司還參與制定國家級密封材料生產等標準11個。僅柔性石墨密封材料這一個品種,目前已經研發出深度產品10多個。已經實施的橡膠密封制品項目和碳纖維項目,標志著公司開辟了密封材料新領域,在關鍵材料上已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負責人介紹說,經過20年的探索和發展,公司已經具備了獨立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能力。今年,公司計劃完成產值4億元,實現利稅3000萬元,出口創匯2400萬美元。為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今年重點投放兩個1000萬元,即1000萬元的自主創新投入和1000萬元的品牌建設投入。目前,公司已在全國9個城市設立了辦事處。上海的生產基地正進入后期建設中,不日將開工運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