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以來,意大利已經是第8次組團來中國參加鑄造展。"意大利鑄造協會會長g.galante向記者介紹說,這次來參展的20家企業中,半數以上的鑄造設備出口中國市場,他在驚訝中國鑄造行業從業人員數量超出意大利100倍的同時,也肯定了中國鑄造金屬年產量居世界首位。
4月18日,由中國工業爐學會、中國鑄造協會、中國貿促會冶金行業分會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鑄造、鍛壓及工業爐展覽會(以下簡稱鑄造展)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業內人士對連續8屆參展的意大利展團尤其關注,據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介紹,意大利是繼中國之后,全球第二大鑄造設備出口國,而中國又是意大利鑄造設備出口最大的國家。這位人士指出,在發達國家,如英國鑄造產業已經消亡。
對此,g.galante則認為,意大利展團受到中國同行業的關注,還是因為意大利鑄造技術始終處于世界頂尖的位置。此外,意大利還是中國進口鑄造設備的第四大供貨商。據他介紹,2005年意大利鑄造設備出口中國達1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1億歐元),比上年增加20%,超過德國、美國和法國等傳統出口市場,成為意大利鑄造設備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國。其中,出口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是樹脂砂設備、壓鑄機和制芯設備。他強調,高質量、靈活性和個性化是意大利鑄造設備占領中國市場的關鍵。但他同時也坦言,1995年剛進入中國時,市場增長的速度非常快,而在三四年前,與中國企業形成了競爭,這對意大利的鑄造設備沖擊很大。最近,中國企業對意大利的產品需求又開始了新的增長,中國的鑄造市場非常有吸引力,前景很好。g.galante進一步介紹說,意大利有鑄造企業140家,其中80家是意大利鑄造協會的成員,從業人員1萬人,相關服務人員也是1萬人,應該說,近半數以上的人員提供技術咨詢和解決方案。
在談到與德國的競爭時,g.galante認為,德國都是大的生產制造集團,意大利是按照鑄造行業發展提供相關技術,擁有屬于自己的特色。因此,世界各地最重要的汽車制造廠、飛機制造廠、火車機車車輛生產廠中都有意大利的各種鑄造設備和技術應用。
中國鑄造協會副秘書長黃天佑認為,目前中國的鑄造產品,還只是在量上擁有優勢,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鑄造業年產量在2400萬噸至2500萬噸,等于美國和德國的總產量,但技術含量還處于中低水準,中國鑄造設備首要解決的是質量和環保問題。黃天佑強調,其實這些問題都能夠解決,主要還是意識上和投入上,特別是鄉鎮企業在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嚴重。他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討論準入制度,設置門檻,提升中國鑄造設備的技術含量,協會將起到引導的作用。
黃天佑指出,在某些方面,意大利的鑄造設備對中國鑄造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樹脂造型、壓鑄方面比較突出,因為技術含量高,意大利鑄造在中國有很好的市場。
g.galante透露說,中國強大的生產能力,吸引意大利的企業到中國尋求合作,他自己的公司與齊齊哈爾一家公司合作就非常成功。目前,公司還正與天津方面洽談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此次意大利參展企業是否展出了最頂尖的設備時,g.galante表示,參展企業代表了意大利最先進生產技術的一部分。
他最后強調說,以后還要來中國參加鑄造展。他解釋說,目前世界上有3個大"鑄造展",分別在美國、德國和中國,很明顯,德國是鑄造行業最重要的展會,但中國的鑄造展已經是繼德國之后,全球第二大展會。他認為,未來中國的鑄造展毫無疑問會是最好的展會(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他建議中國相關部門應該給這個展會更多的支持,并且希望鑄造展能固定在北京舉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