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三一收購徐工,正在從“口水戰”升級到真槍實彈。
7月3日,三一一隊人馬從長沙飛赴南京。“他們是去江蘇省政府和徐州市政府拜訪,做進一步的說服工作。”一位接近三一的人士告訴記者。至當日下午6時,記者獲悉這個團隊已在北京降落,可謂馬不停蹄。
而另有消息稱,一份與收購徐工有關的報告已經上交到上海證券交易所。
“這個事情我不方便說,違反信息披露原則,過幾天我們可能會有公告。”面對記者的詢問,留守長沙大本營的三一重工執行總裁向文波十分謹慎。
向文波曾在不久前的記者招待會上宣稱,“如果徐工和凱雷簽了最終的協議,那是一個失敗。在報批國家主管部門之前,誰也沒有權力簽這個協議。”
而此后不久,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這份國內裝備工業未來中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文件指引,被認為有可能導致凱雷收購徐工擱淺。
在三一的眼中,這意味著最后強攻的機會來了。
業內人士分析,因為徐工集團最優良的資產并不在上市公司徐工科技內。所以如果三一要收購徐工,那么單獨舉牌徐工科技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是對徐工集團整體收購,而這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態度。”
3日下午,記者聯系到江蘇省國資委一位人士,他表示徐工的事情跟省國資委關系不大,“分級管理后應該歸徐州市政府和市國資委。”
徐州市國資委一位人士表示對此事并不知情。而徐州發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此事由徐州市長曹新平親自掛帥。
徐工集團副總經理王巖松則對記者表示,他也不清楚三一方面的最新動作。而凱雷收購徐工一事,仍在等待審批中。
事實上,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向文波曾表示,“為什么不要我們的4億美金,我覺得很奇怪。我們跟徐州市政府談,應該還有機會,因為有更大利益。”
在他看來,三一籌集這筆資金的渠道很多,而工程機械行業內部的并購成功概率很高。“比如,三一同城企業中聯重科收購浦沅機械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收購后,浦沅的凈利潤從幾百萬上升到了上億元。”
“凱雷投資可以經營好徐工,我們作為行業內比徐工規模并不小多少的企業,一樣也可以經營好徐工。”向文波曾對記者如此表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