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5日泰州訊(王祥)眼下,在泰興市濱江鎮馬甸社區大河莊村的金桂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內,89個草莓大棚進入銷售旺季,農場主劉桂明每天都要到大棚里和務工人員一起摘草莓。劉桂明介紹:“一個棚大概采到10到20斤,89個棚可以采到1000多斤,工人們最近比較辛苦。”
金桂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糧食收種一條龍的基礎上,去年開設了95畝草莓種植基地,多元化種植增加了土地產出效益。現在,草莓已經上市快3個多月了,因為質量好,價格也高。由于這段時間陰雨連綿,對草莓生長非常不利,導致市場上草莓貨源緊俏,劉桂明的產品一拿到市場上就被一掃而光。
據了解,劉桂明原來從事建筑業,2015年開始從事專業化糧食生產,成為村里的種糧大戶。他說:“當時國家有土地流轉的政策,我算了一下,可以賺到300元錢一畝,就想著回來種田。”
為提高生產效率,劉桂明成立家庭農場之初就購買了烘干機、插秧機、收割機、等農機設備,走出了一條機械化糧食生產的道路。他還通過幫助附近農戶育秧、插秧、收割等,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因為種了2000多畝地,沒有烘干機,沒有儲存的地方,肯定不行,必須把糧保管好,才能有效益。外地人承包田的沒有烘干機,就把糧食拉到我這里來,我給他們加工烘干,一年可以烘干稻子4000到0噸。”劉桂明說,現在稻麥兩熟種植已經走上了正軌,自己就一心一意把心思花在了草莓大棚上。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