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工程起重機協會統計,2005年協會會員主機廠24家,其中生產汽車起重機的廠家共12家,銷售汽車起重機10800臺,基本情況見表1。
1、汽車起重機歷年銷售情況
國產汽車起重機1993年至2005年的銷售情況見圖1、圖2。
1993年是全國汽車起重機銷售最好的年景之一,銷售量達5154臺,工程起重機行業銷售額達21.2832億元。隨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起重機生產開始下滑,1997年跌到銷售量最低點2274臺,為1993年的44%;1998年銷售額最低點11.445億元。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好轉,1999起重機銷售開始突飛猛進地增長,特別是2003年,汽車起重機銷售量比上一年度增長51%,達到9584臺,輪式起重機銷售量突破10000臺,繼美國上一世紀70年代中期年產7500臺、日本1980年的8000臺后,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輪式起重機生產國。2004年銷售量達到歷史最高峰,達11571臺,2005年銷售量開始回落,但仍然超過10000臺。
2、汽車起重機噸位構成
國產汽車起重機的噸位構成見圖3。
噸位構成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1)中國汽車起重機的產量以小噸位為主,這是由于汽車產業政策和相關法規大大影響了隨車起重機的發展,而發達國家25噸以下的產品是隨車起重機的市場。2005年國產25噸(含25噸)以上起重機銷售量為3519臺。如果政策和法規有變化,隨車起重機將逐漸取代8~20噸汽車起重機。
(2)8噸起重機由于采用通用卡車底盤,曾是汽車起重機的主導產品,1993年曾占全年銷售量的52%。雖然其價格便宜,維修保養方便,但由于噸位較小,在現有基礎上,不會再有大的發展。10噸起重機介于通用底盤和專用底盤之間,兩種底盤均不滿意,所以早已絕跡,將來也不會發展。
(3)12噸和16噸起重機均為采用通用汽車變速箱、10噸級車橋和懸架的起重機專用底盤,前者為兩橋、后者為三橋。16噸起重機1978年由行業廠家聯合設計,圖紙供全國各廠家無償使用。由于這一特殊歷史背景,它是汽車起重機的主導產品,2002年曾占全年銷售量的34.4%。隨著25噸產品的發展16噸起重機百分比會有所下降,其主導地位很快將被25噸產品取代。
(4)20噸起重機和25噸均為三橋底盤,成本差不多,售價過高使得20噸起重機不可能成為主導產品。25噸起重機采用專用變速箱、13噸級車橋和專用懸架,性價比非常好,一定會超過16噸成為汽車起重機的主導產品。
(5)30~55噸起重機均為四橋底盤,其最大噸位的50噸級(含55噸)產品,自然是這一級別的主導產品。
(6)大于55噸的汽車起重機底盤將超過四個橋,技術上有許多不能解決的難題,如機械懸架的平衡、驅動橋轉向時滑移等。一旦全地面起重機打開市場,大于四橋的汽車起重機將會逐漸被取代。
綜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如果有關公路行駛車輛的相關法規和國際接軌,即允許用戶按主機廠或相關規定自行在運輸車輛上安裝隨車起重機,8~20噸汽車起重機將自8噸開始被逐漸取代,同時,隨車起重機將飛速發展。
(2)根據底盤結構不同,8、16、25和55噸為汽車起重機系列中的主導產品,其余噸位將根據用戶要求生產,不會有大的發展。
(3)2002年后,大噸位起重機迅速發展,只有徐工、浦沅、長起、北起、泰工和三一等廠家可以批量生產。其噸位分布如圖4。
3、六家主要廠家情況
在全國12個汽車起重機生產廠家中,北起、徐重、浦沅、長起、錦重和泰起六家的銷售量占全國銷售量將近90%,可以說這六家主導了全國的市場。其1994年和2005年所占的比例見圖5。
這六個廠家1994年到2005年12年的發展,大體上是徐重擠占了北起的市場份額,浦沅擠占了長起的市場份額,六家產量變化見圖6。
由圖6可以看出各廠這幾年的發展趨勢。
(1)北京起重機器廠在1994年以前一直是行業的老大,不論在產量上還是在產值上均居行業首位。由于在起重機專用底盤的開發上落后于行業廠和“六五”至“八五”期間技術改造投入不足,以及以后的廠房搬遷,在1998年市場轉好時,產量卻一直在下滑。直到2004年北起-多田野投產后才略有回升。
(2)徐重和浦沅近幾年發展勢頭甚猛,不但在產量和產值上,還在技術水平上均穩居行業頭兩把交椅。徐重借助集團的優勢,在發展勢頭上超過浦沅。2005年兩家的產量占全行業的68%,產值占64%。行業內部的競爭基本上是這兩家的競爭。
(3)1997年瀘州市組建長江工程機械集團對長起的影響非常大,導致1998年產量下滑33%,跌到六家的最后一名,1999年雖有恢復,但仍然沒有達到1997年的水平。后長工集團解散和體制改革,使長起恢復了元氣。
(4)錦重和泰起1994年時是行業內第二集團的老大和老二,經過12年的發展,泰起成為行業的第四名,成功地跨進了第一集團;而錦重卻跌到行業第六(第五是蚌埠)。泰起的發展得益于改制成功,錦重的失利歸咎于改制失敗。
4、起重機市場分布情況
2005年全國共銷售起重機10800臺,按全國七大區和直轄市劃分銷售量的分布情況如下:
黑龍江、吉林、遼寧:1111臺;
山西、河北、內蒙古:1533臺;
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958臺;
西藏、四川、云南、貴州、廣西:1069臺;
福建、廣東、海南:735臺;
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2761臺;
河南、湖北、湖南:1093臺;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1106臺;
其余地區:431臺。
由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華東地區銷售量最大,僅山東一省就銷售了1132臺,基本在所有噸位上的銷售量均占全國首位。這和山東省公路網發達、卡車保有量第一和有數家大型石化企業分不開。
華北地區的河北省銷售了837臺起重機,排行第二。同是華東地區的江蘇省銷售了750輛,排行第三。
前三甲的山東、河北和江蘇三省毗鄰,形成沿渤海灣和東海的經濟發達地區,是汽車起重機銷售的重中之重的地區。
5、今年國內市場情況
5.1國產汽車起重機的噸位結構
(1)總數量。
2006年1~4月全國11個廠家共生產汽車起重機4920輛。
(2)各噸位起重機的數量見表2。
(3)分析。
為了便于了解汽車起重機行業的發展情況,這里列舉了一組1995年國產起重機噸位百分比的數據。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12噸和16噸所占的比例沒有太大的變化,8噸比例大大減少,而20噸(含20噸)以上中大噸位的起重機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
8~16噸起重機的比例達到52.82%,而這一部分在國外是隨車起重機的市場。20噸以上中大噸位的起重機全部是專用底盤。隨著行業的發展,小噸位汽車起重機將逐漸退出市場,大噸位起重機將主導市場。這里更顯發展汽車起重機專用底盤的重要性。
5.2主要廠家的銷售量
2006年1~4月全國汽車起重機銷量見表3。
六家主要廠家中錦重四個月的銷售量幾乎為零。同2005年相比較,北起、浦沅、長起、泰起和其他廠家所占的市場比例幾乎沒有變化,錦重所讓出的市場份額幾乎全部被徐工吃掉,可見徐工掌握市場的能力之強。
從表3中還可以看出,三橋(16~25噸)起重機中,徐工、浦沅和長起三家占了89%;四橋以上(30噸以上)起重機中,徐工、浦沅和長起三家占了92%。這不是偶然的,目前行業里只有這三家具有設計和批量生產專用底盤的能力。三家總銷量所占的比例為79%。
6、汽車起重機行業發展態勢
2000年以前,全世界主要輪式起重機生產廠家沒有一家看好中國的起重機市場。他們雖然窺視中國市場已有20年之久,但談銷售可以,談投資沒門。2003年,日本的多田野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開了起重機合資的先河,與北京起重機器廠成立合資公司,比例為25:75,北起持75%的股份。一時間,合資突然成了炙手可熱的蛋糕,國外廠家紛踏而來,尋求在中國的合資伙伴。經過近兩年的挑選和考察,特雷克斯終于購買了長起50%的股份;北起和多田野的合資比例也上升到50:50;凱雷收購徐工85%的股份雖沒有得到國務院的批準,但也鬧得沸沸揚揚;馬尼托瓦克也沒有袖手旁觀。世界四大輪式起重機制造商中唯一的非上市公司利勃海爾由于前幾年在中國一家合資公司的失敗,心有余悸,這次只作井上觀。
這股合資的浪潮說明中國的起重機市場已經受到國際起重機行業的重視,它的產生原因以及對中國起重機行業的發展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筆者在此做一簡單的分析。
6.1中國的汽車產業政策
中國的汽車產業政策是特定歷史環境下國家制定的政策,它對規范和保護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輪式起重機不但受工程機械大行業的管理,還受汽車產業政策的管理,其中外資在中國汽車企業中股份不得超過50%的規定是外方在投資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2004年中公布了修訂后的汽車產業政策,外商投資仍不能超過50%的條例,徹底打破了外商的最后一點期望。從外電報道的北起-多田野和長起-特雷克斯合資談判的消息中,都毫無例外地把外方“當政策發生變化時,保留收購對方全部股份的權力”寫進了合資合同,可見他們對待汽車產業政策的態度。對于國人來說,多少有點不平等的感覺。
6.2合資會不會引進全地面起重機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汽車起重機生產和消費國家,在全世界(不含中國和前蘇聯國家)汽車起重機銷量不足7%、只有500臺左右的2003年,中國汽車起重機的年銷售量突破10000臺,成為世界輪式起重機生產數量的大國。國外四大輪式起重機的生產商中,利勃海爾、德馬格只生產全地面起重機,格魯夫和多田野以生產越野輪胎起重機和全地面起重機為主。和中國企業合資后,他們拿什么產品來開發中國市場?
多田野從長遠觀點來看,準備把中國作為其汽車起重機的生產基地,而德國和日本則作為其全地面起重機和越野輪胎起重機的生產基地。但它的軟肋是底盤,因為它本身沒有開發和生產汽車起重機底盤的技術和經驗。雖然它買進了日產的底盤技術,但要生產出全系列適合中國市場的底盤,還需要幾年時間。
德馬格已有20年沒有生產汽車起重機了。今年四月底在法國巴黎舉辦的intermat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上,德馬格的展場內破天荒地展出了一臺四橋60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