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紡機業已經連續四年產量下降。據意大利紡機制造商協會(acimit)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該行業營業額下降至25億歐元。
2005年國內市場銷售額為5.32億歐元。盡管去年有復蘇的苗頭,但下游相關產業,仍需靠獲取投資來勉強維持。2005紡機進口達5.71億歐元,與2004年相比有穩步增長。
意大利市場的停滯致使其國內的制造商出口份額有所增長(從2004年的占76%增長至2005年的79%)。然而,2005出口數據為20億歐元,低于04年的出口值,再次證實了出口滑坡。究其原因,主要是土耳其市場的蕭條以及德國、法國、西班牙等主要歐盟市場的長期低迷。此外,2005年巴基斯坦,伊朗,敘利亞,孟加拉等主要亞洲國家也減少了從意大利進口新機器的數量。
意大利紡機的傳統市場仍保持高調。尤其是印度市場,2005年進口數量飆升達30%以上。與此同時,出口中國的紡機銷售額在恢復中,美國市場日趨活躍。
actimt主席paolo banfi, 在總部米蘭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紡機行業正在發生變化,不論是供求方面,還是新老對手的競爭都經歷著一個重建過程。紡機行業不僅未走向沒落,而且還將成為未來擁有較強競爭力的行業。”
paolo banf還表示:“2006年上半年,意大利紡機制造商的信任度明顯提高。為了增強我們的競爭優勢,意大利工廠正在將觸角伸向遙遠的亞洲市場并積極開發新技術以適應潛力深遠的新市場。盡管不同的地區情況有所不同,有些紡機市場恢復情勢已初見端倪。”
復蘇現象背后其實也隱含著一些未知因素,比如原材料價格上漲,歐元的升值等。尤其后者,對于過分以歐洲市場為導向的紡機制造商來說是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為適應行業復蘇,意大利紡機制造商協會要求生產要適應出口需求。actimt主席banfi強調,“對于公司間合并重組后,規模縮小企業的財政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以鞏固國際化進程。”
鑒于此種情況,很難預測未來市場的走勢。雖然意大利紡機的復蘇在亞洲已初見端倪,其主要市場——中國已經在銷售額上有所表現了,并且2006年印度的需求依然旺盛。但縱觀其它市場,發展前景仍然懸而未決。在土耳其市場,一方面,紡織服裝制造商面臨著結構問題,使其投資束手束腳;另一方面,由于低成本產品的競爭過于激烈,生產商們趨之若鶩的向高附加值產品涌去。因此,高科技紡機,如意大利紡機的便炙手可熱,必不可少。而對于歐盟市場,則著眼于那些未來發展潛力大的領域,比如產業用紡織領域。
在新聞發布會上,banfi主席還宣布了由意大利紡機制造商協會主辦的“ikme意大利成衣及針織展覽會” 將于2009年11月18-22號在米蘭舉辦。
在談到展會問題時,協會也表示了對將于2007年9月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itma2007充滿了希望。創新將是主題,獲得acmit基金會紡機相關的“年度最佳研究成果獎金”的學生將應邀參加。
acimit主席還對即將于2008年7月27至31日在中國上海舉辦“第二屆imta亞洲展覽會”表示期待。他認為,由歐盟紡機制造商協會(意大利紡機制造商協會acimit也是其成員)與中國簽署的協議滿足了雙方制造商和協會的要求,將產生合作共贏的效果。(李芬芬/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