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7月,浙江省累計出口鋼鐵或銅制標準緊固件(以下簡稱緊固件)52.7萬噸,價值5.3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51.4%和32.7%,出口均價997.8美元/噸,下降12.3%。目前,浙江省緊固件產業的發展主要面臨以下一些問題:
一、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使企業生產面臨巨大壓力。進入6月份以來,馬鋼、鞍鋼等鋼鐵公司公布了部分鋼材產品價格上調的信息。而事實上,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國鋼材價格就一直處于明顯的上漲態勢。由于鋼材是緊固件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鋼材成本約占緊固件成本的50%—60%,因此,鋼材價格的上漲使本以利潤微薄的企業壓力倍增。
二、出口均價出現下降。一方面,由于國際鋼材價格上漲且高于國內鋼材價格,大多企業轉而采購國內鋼材,使得產品成本相對降低。另一方面,國內緊固件行業還處于低級的價格競爭階段,企業盲目擴大同質同型產品的產量,高新產品開發較少,從而造成很多低質的緊固件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三、貿易壁壘接踵而至。繼加拿大和歐盟對我螺釘類緊固件和不銹鋼制緊固件出口進行反傾銷后,近日,歐盟“歐洲工業緊固件組織”又計劃對原產于我國的碳鋼類緊固件產品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歐盟是我省緊固件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接連不斷的貿易壁壘將使我緊固件出口前景蒙上陰影。
四、“綠色壁壘”是緊固件出口面臨的新問題。今年7月1日,歐盟開始強制實施rohs指令,而目前我緊固件生產工藝中普遍使用的六價鉻正是禁止使用的物質之一。因此,企業需進行大量投資進行相關物質的替代、供應鏈的整合和管理等,以應對rohs指令的要求,這無疑將使我緊固件生產和出口企業陷入更大的困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