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全國車用柴油機配件銷售聯合體迎來十五周年生日,國內各柴油機配件生產、銷售企業和柴油機主機廠,以及行業領導及專家近300人,出席了在南京市的江蘇省會議中心舉行的生日慶典。
市場力量使柴油機配件廠家聯合
回顧十五年來所走過的歷程,車柴配聯合體理事長、中國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總經理、中國汽車配件銷售公司董事長王篤洋回憶,1990年前后,由于我國汽車“汽改柴”的興起和柴油汽車銷售量的猛增,使柴油汽車的社會保有量迅速增加,社會維修配件需求迅速形成。當時的全國汽車配件公司系統僅經營汽油車配件,造成以車用柴油機配件為代表的柴油車配件奇貨可居,車用柴油機產銷量每年更是以60%~70%的速度遞增。為了滿足迅速形成的市場需求,1991年,由車用柴油機骨干配套企業北京油泵油嘴廠、廊坊制動空壓機廠等的銷售部門發起,聯合各原機配套企業組成了名優、原裝配件供應平臺,即車用柴油機配件銷售聯合體。
車柴配聯合體一經成立,很快吸引了服務站、汽車修理廠、運輸公司、汽車配件公司和經銷商,因延伸服務帶來的社會效應而引起了車用柴油機主機廠的注意,從而形成了以產品為紐帶的車用柴油機配件專業交易平臺。該平臺的建立,極大地方便了柴油車配件產、需雙方的溝通與交流,生產企業紛紛申請加入,配件需方逢車柴配聯合體會議必到,在汽車配件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以服務成員為理念緊跟市場步伐
在柴油車配件售后市場的十幾年歷程中,有著非常明顯的階段特征。初期是布局形成到穩定交易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資源導向型。1995年以后,因仿冒配件大量進入市場,產銷企業動蕩調整,誠信經營遭遇挑戰。2000年以后,經過十年的市場洗禮,粗放經營的“夫妻店”、路邊店紛紛倒閉,有文化、有思路、有組織能力的企業得到了發展,汽配流通行業逐步走向規范,市場轉入流通導向型,生產企業則更注重于企業推展和品牌建設。1995年以后,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車柴配聯合體把注意力轉移到弘揚名優產品上來。
2000年以后,針對汽配市場逐步走向流通導向型的趨勢,車柴配聯合體開始側重汽配流通問題的研究。2001年,在車柴配聯合體十周年慶典上成立了“車用柴油機配件經銷商聯合分會”;2005年9月,成立了“全國柴油車配件經銷商聯合會”,由各地經營比較成功的企業在渠道建設和經營模式上做進一步探討。
聯合體組織只是一個框架,服務才是它的內涵。據車柴配聯合體秘書長顏立興介紹,作為一個市場服務組織,車柴配聯合體十五年來沒有議題不開會,沒有準備不開會,準備不充分不開會,議題沒有創意不開會,開會必有其內涵。車柴配聯合體給其會員搭建起了充分溝通與展示的平臺,利用每次訂貨會和理事會的機會,邀請著名行業專家就各個時期的市場熱點、疑點、未來發展趨勢進行講解和分析,各主機廠和零部件廠也利用這個平臺發布新產品、新機型等市場信息,幫助企業了解最新產品研發動態,為經營決策提供服務。
正是服務把大家聚到了一起。自2001年開始,“柴油車配件”展團頻頻亮相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成為該展會上最專業、最有影響力的展團。聯合體還組織成員企業參加國內、國際各種大型展會,使車柴配聯合體的企業放開眼界,在更大的市場中尋找商機、發展自己。
打造中國商用車配件市場聯合平臺走出國門
由于近幾年中國商用車已經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量級平臺,越來越多的柴油車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本次會議上,在車柴配聯合體的基礎上形成一個中國商用車配件市場聯合平臺的議題引發了全體與會代表的關注。顏立興表示,無論從現實市場還是潛在市場分析,中國柴油車配件市場都是巨大的;因此,一個具有全行業背景、聚合各方利益的中國商用車配件行業的大平臺,是符合市場需要的。
會上,代表們形成共識,決定將行業內的各營銷組織、團體和骨干生產、流通企業聯合起來,發展成為中國商用車配件行業的聯合大平臺,建立起一個集“共同學習、溝通交流、商務活動、企業整合、保護利益、反映訴求、集體宣傳”的多方位服務組織,率領中國企業最終走出國門,走入世界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