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是上游原材料價格的節節攀升,另一端是下游汽車生產商的競相壓價,加上隨之而來的各項運營費用的水漲船高,國內眾多處在制造業鏈條中端的企業都在全力化解這兩頭受擠的"漢堡包效應"。然而,致力于生產整車配套產品---變速器的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法士特),即便在重型汽車市場效益整體下滑的不利形勢下,2006年上半年,其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和新產品開發以及全廠自上而下"萬人千元"活動的開展,再次實現了各項經營指標領先于同業企業、重型變速器市場占有率達72%的經營目標"萬人千元"于細微處見效益
齒輪是機械行業零部件生產的鋼材消費大戶。據統計,國內齒輪生產的年鋼材消費量約300萬噸。鋼材作為變速箱生產的首要原材料,其價格的飆升頻頻考驗著制造領域的眾多工業企業。作為國內重型變速箱生產的排頭兵企業,原材料漲價的蝴蝶效應也波及到了法士特。
為緩解原材料成本攀升的壓力,法士特提出了"萬人千元"節流活動。"萬人"即全體職工,"千元"即創新工藝、手段及改造帶來的效益的簡稱。法士特認為,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并不局限于技術研發部門和科技人員,而應擴展至全體職工。
法士特獨特創新理念中的擴展概念可以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來印證。該公司熱處理車間一名工人發明的裝料卡鉗,不僅減少了產品磕碰造成的損耗,保證了產品質量,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據統計,通過推廣使用裝料卡鉗,僅裝料木箱的成本一項每年就可為法士特節約資金6000元。該公司齒聯三車間員工通過科學利用刀具,提高其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制造費用,每年可節約成本數十萬元。據悉,今年6~8月,這家公司的齒聯一車間就收到了員工申報的自主創新成果24項,預計可以節約近百萬元成本。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公司一線員工針對進口設備---格林森七軸數控插齒機gp130scnc插齒刀定位不準的問題加以改進,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為法士特節省了大筆資金;鑄造車間主任和制造部部長甚至親自把關,把改善產品材質后的齒輪試制品送至總經理李大開辦公室交付檢驗,并對革新后的產品成本進行量化考核。
走在法士特的車間,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其車間鋪的地板全部是鐵質的,并且每塊地磚上都印有法士特的標識。不知情的人還會誤以為這是請人特制的,在仔細觀察了車間一角的廢棄材料綜合利用過程后,謎團隨之迎刃而解---工人們把一車間車廢棄鐵屑集中運送到此,通過特殊機器軋制成一塊塊正方形鐵塊。法士特人告訴記者,這種鐵塊正是車間地板上鋪的地磚,因為是鐵制品,所以比較耐磨,不用像以前那樣擔心叉車、物料車等笨重機器經年累月的運行對地面造成的損耗。而用廢棄鐵屑軋制成的地板不僅妥善解決了這個問題,還實現了廢物的綜合利用。
在法士特,自主創新的成果不分價值大小,只要是好的、合理的、有益于企業發展的,不論是好點子、好辦法,還是小發明、小改造都被大力提倡。各個車間和部門著眼于企業發展的全局,立足崗位,從身邊小事做起,以小見大,以小出新,以百元、千元效益為目標,生產環節的制造成本得到了嚴格控制。
研發提速多方位創新化解市場風險
法士特清醒地認識到,除了依托"萬人千元"活動降低成本來消化經營風險外,多方位創新是企業擺脫原材料價格上漲羈絆,化解產品降價壓力,開展高端市場競爭,獲取穩定收益的制勝法寶。而這其中,靠技術創新推動來加快新產品研發進程,穩固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效益,才是長遠之道。
為此,法士特加快了更新型變速器新產品的研發進程,通過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進而擴大市場覆蓋面。在薪酬與績效掛鉤的激勵機制下,該公司齒輪研究所和工藝研究所的技術人員經常自愿加班加點;工藝所還將工藝設計路線流程化,以控制刀具、夾具、量具的設計和制造程序,配合新產品的制造和設計,這樣做的結果是法士特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大為縮短。據了解,法士特新近開發的幾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變速器新產品已經于8月上旬通過了省級鑒定。此外,其大力金剛變速器、斜齒變速器、小中心距變速器等幾款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也加快了自主研發的步伐。
此外,通過采用創新技術和工藝,利用新材料,注重輕量化、美觀化的創新工作,新產品憑借科技含量高、性價比高、燃油經濟性好等優勢,開創了法士特變速箱產品的多元化、系列化、差異化的發展格局。自2004年實現由齒輪出口向變速箱總成的轉型后,法士特就瞄準了性能、價格優勢明顯的變速箱總成國際市場。這些年來,法士特已經完成了從來圖加工到自主設計、自主出口再到與國外廠商直接配套的跨越,其主機廠客戶越來越多,變速箱總成的出口比例也在逐年攀升。
企業要發展,除了技術的不斷革新外,良好的文化氛圍也是不可或缺的。為了凝聚人心做好創新工作,法士特把2006年定為企業的"自主創新年",把企業自主創新擺到了戰略高度,并計劃申報建立國家級汽車傳動研發中心。在法士特看來,自主創新的對象雖然重在技術和研發,但更應該在企業生產、銷售、管理和文化建設等方方面面同時展開。在企業管理上,法士特舉辦了精益生產和現場管理培訓班,由制造部、教育培訓部、安環科等負責人圍繞現代企業管理中的精益生產和現場管理現場授課,結合法士特的生產實際,針對5s管理、安全管理、推拉式管理、pdca循環、時間管理、溝通管理、現場管理及提高執行力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為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法士特還聘請外教,在公司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中開展英語培訓。
現在的優良業績并不意味著一勞永逸。法士特黨委書記崔維克表示,要辨證地看待競爭和挑戰,居安思危,法士特的危機不僅來自市場的千變萬化,更來自企業內部。在紛繁復雜的市場變化和瞬息萬變的市場風險面前,由于身處制造產業鏈的中間環節,法士特惟有寄希望于自身,從強化管理入手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通過開源節流降低生產環節的制造費用,才能切實化解市場風險,緩解成本壓力,拓展市場空間,最終實現可持續增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