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依托規范貿易、推動創新、優化產業鏈和擴大開放,中國齒輪專業協會(以下簡稱齒協)正在依托自身優勢,與國外齒輪協會、國內兄弟協會合作,把中國齒輪傳動及裝備展覽打造成繼北美齒輪傳動專業展和歐洲齒輪傳動專業展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專業展,為中國齒輪行業搭建有特色的、優性價比的"國際采購平臺"。
這是記者從9月24~25日中國齒輪專業協會在上海召開的2006年年會上獲知的。與齒協年會同期進行的,正是被眾多參會企業寄予厚望的2006中國國際齒輪傳動及裝備展覽會。
貫徹國際標準,規范對外貿易過去幾年里,在齒協組織下,齒輪行業通過實施品牌戰略,行業的專業化、模塊化和產業鏈得到了發展。作為有著近二十年發展歷史的民間組織,齒協在借鑒美國齒輪協會agma工作模式基礎上,把行業標準化與產業化工作提上了日程,通過打造貿易平臺來和國際接軌。對照行業國際標準,齒協相繼成立了包括汽車自動變速總成標準化工作組在內的8個產品標準化工作組,以推動汽車cvt/amt自動變速總成的產業化。
在貫徹國際標準、幫助企業提高產品水平、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齒協還發揮協會服務功能,調解貿易糾紛,維護企業進出口權益。
中國齒協副會長兼秘書長王聲堂表示,眼下,齒協正在籌建"收獲機械變速傳動技術中心"和"中小功率工業通用變速箱實驗室",幫助出口企業按照國際標準開拓國際市場,引領國內企業"走出去"。
發起倡議書,推動行業創新
作為跨部門、跨行業的齒輪傳動企業和事業單位聯合體,齒協在建立創新體系方面逐漸得到了業內企業的認同。
在今年6月召開的齒輪行業自主創新工作會議上,齒協發起的以推動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提升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為目標的齒輪行業自主創新倡議書得到了業內企業的一致認可。在齒協協調下,國內零部件企業的開發重點將放在加強工藝創新上,與總成企業配合形成產業創新體系。
據了解,齒協還成立了專家委員會,該委員會正計劃組織各類齒輪傳動產品標準化課題組來制定、修訂并發布行業標準,以適應"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全球化"的國際趨勢。
此外,齒協還將牽頭建立產、學、研結合標準和共性基礎技術平臺,齒輪生產上下游企業和研究院所可以借此把握齒輪傳動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并能夠逐步形成齒輪行業協同競爭的創新平臺。
整合上下游,優化產業鏈
通過整合齒輪生產上下游、優化制造工藝鏈、組織聯合采購,齒協大力推進了骨干企業對進口齒輪傳動產品進行國產化開發,發揮了協會作為橋梁紐帶的溝通作用。
大慶宇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開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陶瓷金屬耦合技術,新近被評為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由齒協牽頭,該技術分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商學院、哈爾濱軸承集團和中國一汽集團哈爾濱變速箱廠進行了現場測試。據了解,使用該技術的機械設備能夠有效解決齒輪摩擦磨損和疲勞破壞技術難題,增加了齒輪的科技附加值。
為實現產品配套鏈優化,齒協加強了同業協調,組織企業聯合采購,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齒輪產品配套采購產業鏈和為各整機配套的總成產業鏈,以規范各類齒輪產品配件市場與售后服務。據了解,齒協組織制定的配套采購標準與市場準入條件還將成為規范齒輪市場的重要手段。
搭建貿易平臺,堅定"走出去"
在本次主題為"推動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形成'齒輪與傳動國際貿易平臺'"的年會上,王聲堂說,經過20年市場經濟的發展,齒輪企業與市場均要求齒協加速與國際接軌,制定發布標準,處理外貿糾紛與訴訟,自主貿易平臺正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建立起來的。
在分析了齒輪行業發展面臨的低水平生產過剩、無序競爭激烈、重復引進和對外國技術依賴嚴重等諸多問題的基礎上,齒協更堅定了推動行業與國際接軌,幫助國內企業"走出去"的工作思路。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本次2006中國國際齒輪傳動及裝備展覽會正好給了國內外企業進行廣泛深入接觸的機會。作為有著近20年發展歷史的民間組織,齒協的作用和地位逐漸得到了業內企業的認同。據了解,該產銷貿易平臺的搭建和完善正是今后齒協工作的重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