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杭州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發)新廠區開工奠基典禮在這里舉行。除了杭發公司負責人和杭州、蕭山的政府領導,中國重汽董事長馬純濟、總經理蔡東等悉數出席,重汽對杭發的這次搬遷擴建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新杭發預計產能10萬臺,也就是說,比目前產能要翻一番。連同年初剛剛建成的濟南動力公司,中國重汽自身能消化掉這么多發動機嗎?作為中國重汽全資子公司的杭發,在中國重汽的“棋盤”里將擔任怎樣的角色?看似普通的企業搬遷,實則蘊涵著重汽的戰略新布局。
杭發的前世今生
有48年歷史的杭發算得上一個老牌的國有企業了,1983年歸屬中國重汽,同時適逢斯太爾項目引進,因此杭發成為最早定點生產斯太爾發動機的企業。
中國重汽與濰柴分家前,杭發一直由濰柴托管,生產濰柴發動機。去年結束托管后,中國重汽對外宣稱要生產中國重汽牌發動機,此次對杭發實施搬遷擴產,也可看作是中國重汽要打造自己發動機的雄心。
“結束托管后,杭發的產能、產品質量、技術提升的速度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上任一年的杭發公司總經理李克寬這樣告訴記者,他說,今年上半年,杭發公司連續三個月突破月產5000臺發動機大關,前8個月累計生產發動機比去年同期增長163.31%。據記者了解,想要擺脫發動機受制于人的狀態,是中國重汽打造自己發動機的一個普遍想法。
杭發老廠區現在位于杭州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武林廣場附近,此次搬遷將置換出300多畝土地,據說杭州市政府將采取公開拍賣的方式,起拍價為30億元,預計將至少拍到40億元,中國重汽將獲得45%的份額,而新廠區總投資20多億元,“加上杭發自身的贏利能力,資金根本不是問題。”李克寬說。
兩動力公司定位有別
據介紹,濟南動力公司和杭發公司的產品、技術、質量標準是統一的,也就是說兩家公司按照一張圖紙生產發動機。但是,“濟南動力的產品將以配套為主,杭發的產品將以配套加市場為主。”中國重汽常務副總經理王浩濤告訴記者。與以往“兩家公司的產品將主要供應中國重汽卡車發動機,分工沒什么不同”的說法不同,這是中國重汽首次對兩動力公司的定位向外界做明確說明。
王浩濤說,仔細觀察兩家公司的生產線其實就可以看得出來,濟南動力生產線是柔性生產線,主要用于中國重汽試制新產品和小批量生產發動機的需要,也就是基于地理位置與中國重汽更近,所以方便中國重汽對于匹配整車的新發動機的研制。而杭發的生產線是鋼性的自動生產線,主要用于試制成功后大批量生產發動機。
由此,兩個發動機生產基地的分工一目了然:濟南動力用于試驗開發新產品和小批量生產,杭發用于大批量生產,當然包括走向市場的產品。“除了滿足重汽自己的需要,當然其他的產品要投向市場。”王浩濤強調。
“我們現在已經著手市場開發和培育。”李克寬告訴記者,中國重汽要在發動機市場分一杯羹的意圖已然顯現。
自主創新是出路
借助斯太爾技術平臺,經過20年的引進、吸收、消化和創新,成就了中國重汽在重卡領域的技術底蘊,從而使中國重汽在與沃爾沃的合作中實現了提升的可能。與此類似,中國重汽對于動力的理解同樣在于對自主創新的執行。
對于擴大一倍的產能,杭發的技術來源于哪里、能否平穩實現質量提升的質疑,中國重汽技術中心主任劉偉說,“杭發的技術底子依然來源于斯太爾平臺,但是中國重汽在此基礎上聯合世界上其他公司研發出更優良的產品,這是有中國重汽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
“重卡發動機單純達到歐ⅲ排放標準并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關鍵是在此前提下要實現經濟性和動力性,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但是中國重汽新近推出的節能ⅱ號發動機在這方面就比較有競爭力。”談到新產品競爭力,劉偉很有信心。
而對于濰柴和其他幾家重卡生產廠的聯盟是否會影響到中國重汽發動機的未來市場,李克寬說:“戰略聯盟,僅僅只是戰略聯盟而已,那是很不牢固的一種關系,具體到市場上,那就不一定誰跟誰聯合了。”顯然,杭發對未來市場很樂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