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9日,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伊萬·霍達表示,不會放棄讓中國取消《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的某些規定。
這也是亞洲國家首次進入世貿組織專家小組裁決的案例。這將考驗中國應對世貿組織原則的能力。
伊萬·霍達表示,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已經參加了世貿組織成立的專家工作小組,希望解決圍繞中國、歐盟、美國、加拿大之間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爭端。但在世貿組織正式判決出來前,歐盟、美國和加拿大不會作出讓步。
在伊萬·霍達看來,最合理的零部件進口關稅應由世貿組織裁定。一旦制定,雙方要么遵守;如果雙方均不滿意,則規則有可能有不適用之處,需要進行修改。言下之意,中國政府應該遵守世貿組織。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戴麟則提出中國對世貿組織的承諾:在加入世貿組織前,中國政府承諾2005年零部件關稅為10%,2005年以后的關稅未作規定。因此,即使國產化率未達到40%,在進口零部件時,中國也不應該另行設定零部件關稅。
由于按照世貿組織規則調解爭端的程序較長,伊萬·霍達預計,可能將持續2~3年。但歐盟仍不會放棄通過合理途徑解決這一爭端,并希望此后保障法律和原則性。
由于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由歐洲13家主要的轎車、卡車及客車制造商組成,即寶馬集團、daf汽車、戴姆勤·克萊斯勒公司、菲亞特集團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