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usv發射的火箭部署天氣儀器
2019-03-01 17:48:07來源: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宣布他們已經發射了一種火箭探測器 - 一種用于在氣象范圍以外的地區進行天氣觀測的火箭 - 來自無人駕駛的半潛式飛行器(ussv)是專為此任務而設計和專門開發的。初始海試的結果發表在“大氣科學進展”雜志上。
533 >
獲取準確的氣象和海洋(metoc)數據需要對覆蓋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的廣闊海洋環境進行基于海洋的氣象和海洋采樣。傳統上,這是通過使用海洋觀測平臺,如船舶和浮標,以及衛星和飛機實現的。然而,由于這些方法在廣泛且通常是環境惡劣的區域內部署是昂貴的和/或在邏輯上不切實際的,所收集的數據不完整,因此對于海洋和氣象研究而言不可靠。
根據第一作者,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與海洋科學教授陳宏斌,無線電探空儀(一種電池供電的遙測儀器,通常通過氣象氣球進入大氣層,記錄氣象測量并通過無線電傳輸到地面接收器)是目前用于獲取大氣層內氣象數據垂直分布的主要方法,但與陸地相比,海洋中的高空探空站數量有限。雖然這兩個降落探測器都是從飛機上部署的氣球,當它們下降到地球時記錄大氣數據,并且漂流探空氣球包含裝在吊籃內的氣象儀器 - 這取決于氣球的壓力,
“從長時間無人駕駛的半潛式車輛發射,具有強大的機動性和海域覆蓋范圍廣,可以在惡劣的海況下使用火箭探測器(能夠向大氣層發射高達8,000米的氣象火箭的氣象火箭)并且將來會更加經濟和適用,“陳說。
“無人駕駛半潛式飛行器是海洋氣象環境監測的理想平臺,從該平臺發射的火箭探測器提供的大氣剖面信息可以提高海上和沿海地區數值天氣預報的準確性,”研究共同作者解釋說。李軍博士,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類似于argo(測量海洋溫度/鹽度的大規模全球剖面浮標陣列),它提供了thermohaline電流剖面,火箭探測器可以提供大氣溫度,濕度,壓力和風觀測的剖面圖。”
研究人員計劃在未來使用無人駕駛半潛式車輛在海上提供觀測網絡,將海洋上的天氣探測數據擴展到類似于陸地探測網絡的數據,陳說,并補充說他們期望無人駕駛半 - 潛水車輛觀測網絡,提供臺風/颶風內部結構的三維觀測,并提高我們預測臺風路徑或強度變化的能力。
“我們目前正在開發新一代ussv,它可以攜帶與海洋科學相關的各種傳感器,包括電導率 - 溫度 - 深度,聲學多普勒電流分析儀和運動傳感器,以提供電導率,水溫,電流速度和電流的垂直剖面。波高和方向,“陳說。“隨之而來的是,將開發一個新的互聯的ussv氣象和海洋(metoc)觀測網絡系統,以提高收集metoc觀測的效率,并提供回答相關科學問題所需的時間和空間尺度的綜合數據。”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