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的緊固件市場和緊固件制造企業,都處在動蕩之中,競爭帶來的變數將會形成新的市場格局,國內緊固件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跨國公司巨頭緊固件企業紛紛來華搶灘設廠,至今已有200余家。從“積極”的因素來講,這可以推動和提升我國緊固件行業的整體水平;但從“消極”的因素來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外企業的市場對決,并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跨國公司瞄準的是高端產品市場,這個市場的產品檔次高、技術含量高、對服務的要求也高,當然獲取的利潤也高,而且競爭很不充分。
在高端產品市場上競爭是跨國公司的長項,卻是國內企業的短項。無論是在企業實力、產品檔次、技術水平、服務水平方面;還是在經營能力、賺取利潤的能力方面,國內企業都與跨國公司有著很大的差距。正因為如此,跨國公司在國內汽車緊固件領域的活動,才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象德國伍爾特(wuerth)集團在沈陽興建緊固件生產廠,主要生產高檔螺栓,并只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不會返銷歐洲,它們的表現更是令人矚目。
關注跨國公司,不僅要關注它們的動向,還要關注和學習它們的工作方法。中國汽車緊固件市場潛力很大,發展也很快,跨國公司往往比國內企業看得更遠、看得更準。
關注跨國公司,重要的一點是準備與之競爭,人家已經把戰火燒倒了我們家,除了應戰之外,恐怕別無他法。在自己家里與外國人競爭,說起來有些悲壯,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又是我們的幸事。我們不必遠涉重洋,不必花“引進費用”,就能拜上世界上最強的高手為師,就能與世界上連接技術和裝配技術占有領域最大的公司成為對手,這是好事。
我們與跨國公司的競爭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競爭。而且,通過這種學習和競爭,我們的一些企業還要發展到國外去,發展到跨國公司的老家去。但這一切的基礎,是關注跨國公司在國內的動態,先把國內市場上與跨國公司的戰役打好。
為此,國內企業要在品質、品牌和服務方面形成可以與跨國公司抗衡的競爭資格,還是要經歷相當長時間歷練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