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外汽車零部件巨頭在華的不斷發展,目前已經進入新的階段,我國汽車零部件、汽車緊固件企業在華投資正在發生三個轉變,從參股向控股,從合資向獨資轉變,從占有市場向壟斷市場轉變,外資對國內汽車零部件、汽車緊固件行業的掌控力正在增強。
外國汽車緊固件企業不斷地登陸中國,設點開廠,以核心技術為依托,憑借其良好的產品品質,不斷地擴大市場份額,尤其在高端產品上更是占有絕對的優勢。
就在外資企業大肆擴張之時,國內本土緊固件企業卻由于規模小、資金少、研發投入普遍不足,在競爭中的弱勢越來越明顯。事實證明,我們在付出了以環境、市場、能源為代價之后,也未能換來多少我們想要的技術。當然,國內有些緊固件廠家也有較強的實力,但畢竟數量太少。
這樣的局面反映出國內緊固件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創新力不足,如何改變呢?答案只有一個——自主創新,而且要從點滴做起。對于創新的主體企業來說,就是要制定長期的企業戰略和規劃,從管理、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等多方面下功夫,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高強度緊固件工藝過程復雜,需要在大量的經驗積累基礎上完善提高,因此對企業的技術管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緊固件企業應當制定嚴格的技術檔案管理,下大力氣把成熟的工藝總結、歸類并存檔,最終將其變為企業的寶貴財富。
業內人士曾感言,當前我們緊固件企業在設備、硬件等方面同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一時很難趕上,最有希望的是在軟件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但由于我們現場工藝數據的采集不足,標準的制定也不夠完善,制約了緊固件開發水平的提高。
技術創新,需要企業不斷增強實力,加大資金投入。通常緊固件企業多屬于中小規模、技術力量相對較弱,因此需要企業拓寬思路,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為我所用,緊固件企業應與研究院、所之間完全可以做到優勢互補,有效推動企業的技術研發、技術創新。
作為創新主體,人才是關鍵,我們的緊固件企業要多一點人文關懷,為人才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應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去善待人才。如定期的人員培訓應該制度化,建立明確的激勵機制,鼓勵創新等,以此充分發揮人才的創新潛能。
另外,對于在緊固件企業和政府之間起著橋梁紐帶作用的地方緊固件協會來說,應當肩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樹立服務意識,踏踏實實地為企業做好服務,為企業創新打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如及時為企業提供政策信息,針對緊固件熱點和難點,組織交流活動,力求“言之有物”,避免空泛。
總之,從點滴做起,就意味一種韌勁,正所謂“水滴石穿”。對于我們緊固件技術基礎原本薄弱的家底來講,需要耐得住寂寞,避免短視行為,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做好每件工作。只有這樣,自主創新才不是一句空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