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時風集團邀請了全國各地200余名經銷商,在時風集團總部高唐召開了發動機營銷會議。召開單一產品營銷會議,在時風發展史上尚屬首次,這表明了時風在單缸發動機上并沒有滿足于簡單的自主配套,而是下定決心要向競爭更加激烈的單缸機零售市場發起沖擊。
時風單缸發動機于1999年12月正式投產,從第一臺單缸機下線,到行業領先,時風只用了3年的時間便走過了那些資深企業走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路。如果僅僅是舊模式的克隆,而沒有質的提升,時風單缸機絕不會擁有今天的輝煌。
單缸柴油機是中國農民使用最早、最廣泛的一種農機產品。目前全世界單缸柴油機的年產銷量在1000萬臺左右,其中,中國的市場容量在600萬~700萬臺之間。由于傳統單缸柴油機的技術含量較低,排放、噪音等技術指標難盡人意,發達國家早就開始淡出這一領域,即使在國內也認為單缸機的先天性缺陷,難以通過技術手段予以根除。另外,中國農民的購買力決定了農機行業是一個低利潤行業,與此同時,中國龐大的農民群體又決定了中國農機市場是一個極其廣闊的市場,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落后還決定了中國農機市場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時風集團進入發動機行業正是看準了這一廣闊的市場。
從介入發動機領域那一天開始,時風就下定了在技術開發上要不斷創新的決心,為實現“高差異”的競爭策略奠定基礎。近幾年來,時風與上海內燃機研究所、山東內燃機研究所以及山東大學等科研單位攜手攻關,獲得了豐碩成果:2002年,新型覫105毫米內燃機活塞獲國家專利;2003年,帶真空動力源的車用柴油機獲國家專利;2004年,單缸柴油機調速結構、新型強化曲軸設計及新型單缸機氣缸蓋分別獲國家專利;2005年4月,達到歐ⅱ排放標準的單缸直噴柴油發動機獲國家專利。
與此同時,在新機型的開發上,時風更是快馬加鞭。為解決長期困擾單缸機的冷起動困難、怠速高、自由加速度煙度大等缺點,時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研制出專利調速發動機。該機具有調速靈敏、性能穩定、冷起動迅速、怠速低、動力強勁、節油顯著等特點,該調速機構的推廣使用,對降低燃油與排放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
在此基礎上,時風在技術創新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運用了多點小噴孔噴射技術、強渦流螺旋技術和燃燒室縮口平臺技術,并采取了提高噴油壓力、機外尾氣凈化等措施,使時風單缸發動機達到歐ⅱ排放標準,經數萬個用戶試用,省油達到15%~20%。目前,時風已擁有75~135mm缸徑的所有單缸機產品,功率覆蓋4.41kw~26kw(6馬力~35馬力)。其中包括蒸發、冷凝、循環水、h2、h1、sf28等系列及循蒸兩用變型產品,品種超過300個。為了便于新技術的開發與運用,在國際、國內科研單位的支持下,時風先后投資上馬了機體、曲軸、缸蓋等主要部件鑄造和加工生產線,在提高整機性能的同時,努力降低生產成本。目前時風不僅擁有國內一流的四條單缸機總裝流水線,還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整機與零部件檢測中心。此外,時風通過實施cad/cae/cam的應用與開發,充分借鑒德國、日本及國內成功經驗,對關鍵部件氣缸蓋、噴油器、活塞等進行了大膽改進。僅在氣缸蓋一項設計試制、氣道模具開發上就投資幾十萬元。2004年9月,時風單缸柴油機成為國家免檢產品。2005年9月,時風單缸發動機被授予“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標志著時風單缸機制造技術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發動機營銷會上,時風集團總經理劉成強自信地說:“今年,時風配件營銷公司預計銷售發動機6萬臺,2007年計銷售發動機12萬臺,2008年銷售發動機突破20萬臺。”我們有理由相信,依靠時風集團強大的制造平臺和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時風單缸發動機一定會開辟新天地,強有力地沖擊單缸發動機零售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