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能做什么?在消費者心中,或有千百個答案,我們的現實生活已經因一系列新鮮的應用,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嗎?或還要再等一等。“無人機的應用有n種可能,但真正大面積商用或普及性的消費級應用,還為時過早。”大疆無人機行業應用推廣者、山東博遠視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博遠視訊”)董事長翟虎開門見山。
行業預計,未來5年,全球商業無人機行業將保持迅猛發展,到2022年市場總值將達到150億美元。山東市場上,無人機的行業化應用到了哪一步?無人機商用還有哪些“攔路虎”?
創新城管手段
25日下午,博遠視訊市場部負責人郭志勇來到濟南市中區數字城管無人機空勤中隊。“今年該中隊將增添4臺特種大疆無人機,并建立無人機數據工作站,將案件分級、設備分級,城市管理更精準化了。”郭志勇表示。
這是無人機參與城市管理服務的縮影。據濟南市城市管理局綜合巡查的要求,涉及市政管理、園林綠化、道路交通、環境保護等18個部門33大類、92小類部件和205項事件,全部納入巡查拍攝范圍,其中,工地管理、揚塵治理、河道管理、停車管理等這一類案件占比在20%左右。
26日上午,濟南市中區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馬儒昊介紹,濟南市中區城管率先探索,去年7月專門成立了無人機空勤中隊,彌補了非重點道路、重點部位城管問題“拍不全、看不細、不易發現”的現狀。
“城市管理中人工執法的取證范圍小,尤其是在村居執法現場,兩三個小時只能巡查0.5平方公里,采用無人機后,兩個人一組,一天能夠巡查四五個街道辦。”馬儒昊心中有一筆明賬,目前空勤中隊有6架無人機,人工執法一人一天的用工成本在100元到150元之間,無人機一天的電池損耗成本在15元到20元之間,購機支出一年即可回本。
據悉,無人機攜帶球形高清攝像頭,最高可升至米、7平方公里范圍內可清晰拍到。目前大疆無人機時速達80公里每小時,一周之內市中區17個街道辦實現無人機全覆蓋式巡查。截至目前,拍攝案件達6590起,結案率達93%。“下一步,將對現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不斷提升執法水平。”馬儒昊表示。
從賣產品
到解決應用“痛點”
無人機能滲透到城市管理,離不開翟虎和團隊的“轉型戰”。接受采訪時他坦承,“單靠賣產品,很難知道應用的難題,從解決應用中的‘痛點’出發,大疆轉為‘無人機綜合解決方案服務者’。”
兩年之前博遠視訊發現,無人機銷售遇困,如,有不少消費者是抱著“刺激,玩一玩”的娛樂心態,還有的買回去不會操控,或者操控不當,導致意外發生。
“無人機不是玩具,是真正能夠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價值的新技術手段。”翟虎回憶,之后,他和團隊調整了戰略,對系統軟件進行定制開發,通過不斷深入一線用戶了解需求,逐漸優化無人機在各種行業應用中的解決方案,“整個山東市場的銷售份額做到了第一,營業額突破億元。”他介紹。
如今,博遠視訊的業務涉及無人機銷售、、應用軟件、測繪及植保服務,可為山東及周邊省的公安、消防、城管、環保等用戶提供綜合產品解決方案,“讓無人機真正應用到產業之中,改變用戶傳統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去年,大疆無人機參與了一系列省內重磅活動,展現出無人機在社會服務領域的潛力。在青島舉辦“上合組織峰會”期間,其聯合山東省公安廳,進行“黑飛”者反制,對主流小型無人機進行干擾以及預警,保證了會場安全。
此外,在特殊行業,無人機亦施展出優勢。全國無人機警航試點、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使用大疆四無人機和固定翼無人機,一舉搗毀了一個隱藏在山坳的制毒窩點;東營勝利油田周邊,不時有偷盜油分子,由于輸油管線埋藏在地下,且周圍管道線密集,巡檢難度很高,博遠視訊協助勝利采油廠升級巡護方式,通過運用大疆無人機搭載高清遠攝云臺及熱成像云臺,提高了石油管道巡護效率,“熱成像在夜間可以清晰地反映目標區域內的溫度情況,對于地下管線的巡查以及偷盜油中提煉等環節的大范圍偵查都十分有效。”翟虎介紹,這一方案“揪出”了3名“油耗子”。
“最后一公里”待打通
綜觀國內,無人機企業打開了一系列應用場景的想象空間,而投射到現實應用,卻也面臨著技術、成本等“最后一公里”不通的難題。對此,翟虎深有體會。
去年,總部位于上海的一家貨運物流快遞就向其提出需求,針對一處交通不便的物流網點,是否能用無人機派送快遞?“測試了一下,技術上不存在障礙,但在網點的兩端,各需至少兩名無人機駕駛員派接貨物,運輸效率雖然提高,可成本并未明顯降低。”翟虎舉例,不可否認,“無人機+行業應用”在等行業應用標準的提速。
從市場份額來看,大疆無人機已經占據了全球七成以上市場份額,也在不斷進行著技術更新和降成本的努力,例如,兩年之前,用于植保的無人機單臺售價高達50萬元,用于測繪的單臺售價達100萬元,如今,植保無人機單臺價格降低到3萬至5萬元,測繪無人機也直降為5萬元到10萬元之間,安防系統的產品單價根據不同應用也有明顯降低。
采訪中獲悉,在山東市場,無人機商用并非空白,有不少保險機構已使用無人機進行農險和交通事故的查勘。
去年“溫比亞”農險理賠勘查中,山東省公司使用無人機輔助勘查,精準核損。截至目前,中國人保山東各公司累計采購無人機56架,飛行842架次,覆蓋面積達36萬畝。
“讓無人機滲透消費級市場,不能單靠企業一己之力。”翟虎觀察發現,國內不少省市發布了支持無人機產業發展政策。浙江(含寧波)、安徽、江西、湖南等6個省(市)2017年就開展試點,以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機規范應用,而山東是從去年開始跟進,同樣對植保無人機1類產品給予農機購置補貼。
“在社會管理、交通及物流等領域,無人機扶持政策還是空白,山東不妨加大產業扶持力度。”他建議。
(文章來源:經濟導報)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