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水泵廠有限公司與湘潭電機資產重組后,企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據了解,在重組前的2003年,長泵公司年產值和銷售收入只有1億多元;2004年也就是重組后的第一年,產值和銷售收入突破3億元;2005年產值和銷售收入分別達到4.72億元和4.84億元,同比增長56.41%和58.45%,實現利稅4500萬元;2006年產值和銷售收入都將突破5.5億元大關,利稅將超過5000萬元。
資產重組實現產業鏈對接
長泵公司是我國泵行業的重點骨干企業之一,過去一直是長沙市政府扶優扶強的對象。2000年作為長沙市股份制改革試點單位,該公司推行產權置換和職工身份置換。由于員工思想觀念未能及時轉換,加之股權過于分散,改制出現了波折,使企業連續兩年虧損。為盡快走出困境,2004年該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資產重組。湘電股份斥資5994萬元,湘機集團斥資1731萬元,分別收購了長泵69.96%的員工股和20.21%的國有股,成立湘電長沙水泵廠有限公司,湘電股份成為長泵公司的控股股東,長泵公司成為湘電股份的控制子公司。
多年來,湘電股份在大中型交、直流電機和牽引電氣開發方面一直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但單靠電機產品已很難實現持續高速增長。處其下游的水泵行業極具發展潛力,重組以后實現了上下游產業的對接,達到了1+1>2的雙贏目的。
自主創新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
該公司重組后專門成立了核電項目領導小組,制訂了1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用泵的開發戰略,確定以常規島泵、核二三級泵、核主泵為主的產品開發目標。2005年公司外貿部簽訂了巴基斯坦恰西瑪c2項目循環泵的供貨合同,產品首次打入核電領域。2006年4月14日,該公司又在深圳與嶺東核電有限公司簽訂了大亞灣核電基地嶺澳二期常規島總計26臺離心泵和混流泵設備的供貨合同,同時還簽訂了后續工程52臺水泵的供貨協議,標志著長泵公司全面挺進核電領域。
在核電領域取得勝利的同時,該公司又在南水北調泵、電站脫硫泵、挖泥船泵、100萬千瓦機組火電循環泵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產品相繼批量進入市場。尤其是第一臺100萬千瓦火電機組循環泵在該公司研制成功,解決了我國百萬千瓦發電機組循環泵的國產化難題。
加大投入重金打造專業化基地
為了實現快速發展,該公司決定通過土地的滾動開發,分期投資5億元左右,從2006年開始,用三年的時間,分步實現鑄造、機加工廠房的搬遷,利用搬遷迅速擴大生產能力。預計五年內將長泵公司建成技術先進、裝備精良、工藝合理,具有規模效應的泵業有限公司。
2006年5月26日,湘電長沙水泵廠有限公司鑄造基地在寧鄉縣經濟開發區破土動工。該基地占地200畝,總建筑面積47000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質的鑄件16000噸,直接服務于湘電長泵主業,包括核電機組用泵、100萬千瓦火電機組用泵、南水北調大型泵、大型挖泥泵、國防高新工程用泵,單件最大鑄鐵件可達30噸,鑄鋼件單件可達25噸,最終形成年產鑄件35000噸左右的規模。
半年后的11月28日,被長泵公司稱之為機裝基地的項目又在長沙高新區麓谷科技園破土動工。該基地占地200畝,總投資37400萬元,總建筑面積為6.5萬平方米。屆時,這里將成為湘電長泵新公司的聯合廠房、焊接熱處理車間、工裝庫、油化庫、廢水處理站、綜合大樓、宿舍、食堂所在地。據介紹,該基地達產后,年產各類民品和軍品用泵2044臺,配件3300噸,實現產值和銷售收入15億元以上。
近年來,長泵公司不斷加大開拓國際市場的力度。2005年,該公司出口訂貨比上年增長68%,回款增長124%,銷售產值增長436%,預計今年的外貿出口還將大幅增長。
據悉,2006年9月28日,湘電長泵公司與世界泵業巨頭美國福斯公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進一步加大技術和貿易領域合作的同時,考慮成立合資公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