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關鍵閥門是核電站的重要設備,長期以來,主要依賴進口,因而也成為制約中國核電國產化的瓶頸之一。最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大連組織召開了《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閥門國產化產業化項目》專家論證會,先后審查論證了沈陽盛世高中壓閥門有限公司和大連大高閥門有限公司《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閥門國產化產業化項目》,以及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型核電裝置核級閥門國產化技術改造項目》三個核電閥門國產化項目。與會專家認為,在核電閥門國產化方面三個企業各有側重,總體布局合理。通過項目的實施會形成國家核電閥門國產化的核心力量,使中國在發展核電項目方面不再受制于人。
這次論證會是繼2006年4月30日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在沈陽主持召開了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泵閥國產化工作研討會后,又一次重大閥門設備國產化工作的重要工作會議。參加項目評審的9位專家分別來自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閥門協會、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院、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中心、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中廣核工程公司、遼寧紅沿河核電公司、大連發改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隋永濱任專家組組長,國家發改委工業司黃鸝主持了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
據了解,我國核電站建設用的普通閥門,大部分已實現了國產化,但技術含量高的核一、二級閥門,國外廠商一直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以賺得高額的利潤。作為國內專業制造核電閥門的中核蘇閥基本具備了設計制造百萬千瓦級核電閥門的生產能力。為了滿足“十一五”核電發展的需求,針對國內目前不能批量生產質量穩定可靠的核級閥門鑄件的現狀,中核蘇閥對現有核級閥門鑄件生產線進行了技術改造。該項目總投資45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360萬元,技術改造主要內容為新建酯硬水玻璃砂造型線,購置電弧煉鋼爐、氬氧精煉爐、回旋加速器等熔煉和檢測設備32臺(套),新增鑄造車間主廠房和輔助廠房等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對推進大型核電機組核級閥門國產化意義重大。
沈陽盛世的《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閥門國產化產業化項目》建設,結合企業搬遷,進行技術改造,總投資3.2億元,該項目申請國債資金9700萬元。項目建設主要內容為引進大型先進的設計分析軟件,完善設計手段,全面提高新產品研發設計能力和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增添關鍵生產、檢測設備;新添和完善產品型式試驗手段,為生產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核閥提高裝備和工藝水平,最終建成核級閥門產品的研究設計中心、實驗檢測中心和生產制造基地。項目完成后,可設計、生產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核一、二、三級各類閥門,每年提供新裝機核電閥門和維修更換核電閥門900噸,并將研制主蒸汽安全閥、主蒸汽隔離閥等。
大連大高在現廠區內進行技術改造,增添關鍵模鍛、機加工、設計開發軟件和測試等設備,擴大模鍛車間和核閥試驗車間,使企業成為我國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閥門和核閥鍛件毛坯的生產基地,產品主要性能達到當今國際先進水平,替代進口,爭取盡快為實現百萬千瓦核電閥門70%以上國產化的目標作出重要貢獻。該技改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其中項目建設投資73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700萬元),預計達產后,企業可新增銷售收入16818萬元,為國家節省外匯3300萬美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