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組建的帷幕剛剛落下,新的一幕又在安徽上演。
一家“獨大”
12月24日上午,亞洲最大的成型機床集團——合肥鍛壓集團,在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鍛工業園隆重成立。該鍛壓集團是由合肥合鍛壓力機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鍛”)牽頭,聯合安徽晶菱機床、安徽雙龍機床、馬鞍山市萬馬機床、蚌埠奧力鍛壓機床、合鍛技術工程中心等6家民營重點機床企業組建而成。
據悉,這7家企業曾先后為我國機械裝備工業創下近10項全國第一,產品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于成廷,國家發改委工業司處長程竹生,中國機床總公司總裁邢敏,省、市及經濟開發區等相關單位領導,安徽省機床工具協會成員單位領導以及合鍛主要客戶、供應商嘉賓近400人參加了集團成立慶典。
對于合鍛牽頭組建全省首家大型機床集團,合鍛相關負責人表示:鍛壓集團建成后,將為我國民族裝備工業沖破國外“壁壘”封鎖,解決我國對重大高、精、尖工作母機的需求,以及依靠自主創新攻克裝備母機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分析一下各地方的機床產業,可以發現近一年以來,行業內一個突出的形勢就是,各地方政府紛紛著手整合地方的機床工具產業,整合的手段就是組建機床集團,比如上海、天津、陜西都在2006年成立了機床集團,還有早一些行動的重慶,以及尚未行動,但傳言甚多的濟南、北京。
殊途同歸。整合顯然都是以追求產業發展上規模、上檔次為最終目的的,但整合的細節卻各自不同。
安徽組建機床集團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組建集團的7家企業中有一家“獨大”?!蔼毚蟆钡倪@一家顯然就是合鍛。
合肥鍛壓集團是以資產為核心組成的股份制企業、跨地區外向型機床制造集團、我國大型機床自動化成套技術與裝備的產業化和出口基地。集團總資產達15億元,擁有進口大型數控落地鏜銑床、數控龍門銑等關鍵設備,裝備處于國內同行業頂尖水平。
其他6家民營企業在實力上與合鍛顯然還有距離,這樣的組合模式奠定了合鍛的主導地位。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幾年,鍛壓集團將投資6億元進行技術改造,提升數控機床制造水平,“十一五”末年產值力爭超過40億元,實現利稅將達8億元。
順勢而為
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鍛壓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約200余家,絕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按產品數量計,我國鍛壓機械產品高、中、低檔構成比約為1:19:80,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即低檔產品為主占80%,中檔產品不足20%,高檔產品僅占1%而已。
而工業發達國家鍛壓機械產品高、中、低檔構成比為1:6.5:2.5,呈現橄欖球狀,即中檔產品為主,占65%,高檔產品占10%,低檔產品僅占25%。
這樣的行業現狀似乎很難滿足用戶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以汽車行業為例,在各個用戶行業中,與鍛壓機械行業關聯度最大的就是汽車工業。有關資料表明,轎車零件中金屬板材沖壓件占40%以上,而鍛壓行業生產的鍛件60%以上用于汽車工業,鍛壓機械在汽車工業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近10年來,合鍛已為汽車工業提供了近千臺大型汽車沖壓設備和數十條汽車沖壓線。2006年的一筆業務更是引人注目,2006年4月,合鍛和比亞迪汽車公司共同簽訂了達1.03億元的巨額訂單,這也是安徽省機床制造史上最大的單筆訂單。據介紹,這次為比亞迪提供的生產線為世界上首次用成線的液壓設備取代機械生產線,其速度與機械生產線相同,但成本僅為機械線的一半。
通過市場的表現,可以猜測,合鍛產能的擴張已是勢在必行。
這在合鍛下半年生產協調會議上得到印證。會上,合鍛生產部要求,下半年在完成原生產計劃的基礎上必須每月增加400萬元的生產加工任務,才能滿足公司2006年的生產經營需求。市場部也在會議上指出,2006年合鍛的市場銷售一路攀高,給公司的生產加工帶來了巨大壓力。
鍛壓集團的組建應該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合鍛未來發展中產能不足帶來的困擾。對于鍛壓集團中其他的幾家民營企業而言,如果能夠借助鍛壓集團的力量,得到更多的定單,顯然也是受惠者。
地方產業升級
鍛壓集團的成立顯然也是順應了鍛壓行業“十一五”發展的新要求。
統計表明,在“十五”期間,數控鍛壓機床按產量計,僅占鍛壓設備的2%,其價值量占到鍛壓設備總量的30%。
而鍛壓行業的“十一五”目標則要在現有基礎上實現大幅度飛躍。專家表示,預計到“十一五”末期,數控鍛壓機床按數量計,有望達到4%~5%,按價值量計可占鍛壓機械總量的50%左右。
可以看到,“十一五”期間,我國鍛壓機械行業的發展重點不是數量方面的增長,而是加快產品構成比向合理化方向的轉化,努力提高中高檔鍛壓機械產品,特別是數控鍛壓機床的產量。只有如此,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國內鍛壓設備市場需求,改變目前大量進口鍛壓設備的現狀。
專家表示,“十一五”期間,要大力發展數控、高效、復合、成套設備,重點開發大型多工位機械壓力機、高速精密壓力機、高性能機械壓力機、高能螺旋壓力機、網絡式數控轉塔沖床及網絡板料折彎機、全自動沖壓生產線、板料加工柔性單元和柔性線。
而很多中小型民營機床企業要快速提升產品檔次顯然是有很大難度,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提升這些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發展步伐呢?
組建這種以“大”帶“小”模式的鍛壓集團,應該是對這個問題的一種探索。所以,在另一種意義上講,鍛壓集團的成立也是在為安徽省鍛壓機床產業的升級做好鋪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