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渴不渴儀器來測量
2019-02-26作者:來源: 農村大眾報
【查看pdf版】
利用土壤水分測定儀測墑補灌,可有效節水
農村大眾報汶上訊 (通訊員郭瑞寧)初春時節,咋暖還寒,在汶上縣劉樓鎮的大片農田里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勤勞的農民正在給長勢喜人的小麥澆第一遍返青水。
2月18日,筆者來到劉樓鎮侯村種糧大戶徐炳利的田間地頭,一項農田技術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只見鎮農辦魏文明主任拿出一個類似pos機的儀器,用玻璃杯取了田里深約15厘米的土壤,進行了測量,然后通過電腦就計算出了這塊地的缺水量。魏主任告訴老徐:“你這塊地每畝控制在50方水即可,多了不但不起作用,還會造成浪費。”
出于好奇,筆者向魏主任詢問了情況。魏主任告訴筆者:“這種儀器叫土壤水分測定儀,是專門用來測墑補灌的,只需取土樣測量后,利用計算公式就能夠測算出需要補水的量,十分簡便、快捷。”聽到我們議論,在一旁的老徐打開了話匣子,連連稱贊測墑補灌是項好技術。按照墑情給水省時又省錢!老徐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往年從小麥返青到成熟每畝需要用水150方,現在用測墑補灌管理小麥,平均每畝僅需水90方,節省了60方水。我這120畝地一年就能節水7200方,能節約成本2000元。”老徐笑呵呵地說。
據魏主任介紹,劉樓鎮小麥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萬畝左右,全部依賴灌溉。為更好地指導群眾生產,確保小麥生長的關鍵節點能夠及時灌溉,該鎮專門購置了便攜式國產土壤水分測定儀及配套筆記本電腦。通過在小麥各生育期測定土壤墑情,精準投遞需水量,不僅節約了農業用水量,節省了種植成本,而且確保了糧食生產的穩步增長。
玉米或將出現扎堆銷售
市場分析師:價格難有起色,建議農戶加快售糧節奏
2019-02-26作者:央廣網來源: 農村大眾報
【查看pdf版】
2018年年末至2019年年初,華北及東北地區的玉米價格在經歷一輪上漲后,陷入了持續下降的態勢。2019年春節過后,玉米購銷進入旺季,價格走勢是否出現了變化呢?
筆者了解到,近日,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售糧進度仍然比較緩慢,農戶的售糧積極性不高,下游企業的采購積極性也不足。專家預計,春節過后,各地很可能會出現扎堆售糧的情況,玉米價格可能還會下跌。
按照往年規律,春節前后,正是東北和華北地區銷售玉米的高峰期。但是,近期筆者采訪時卻發現,售糧的場面并不如想象火爆,很多農戶的玉米還堆在自家的院子里。
“以前這個時候早就賣了。今年還有百分之七八十沒賣。”吉林省玉米種植戶孟憲奎說。
農戶們告訴筆者,他們之所以還沒有售賣自己的玉米,主要原因還和近期低迷的價格有關。2018年,東北和華北地區玉米種植量減少,玉米價格也因此出現明顯上漲。當時,看到玉米漲價,不少農戶都出現了惜售心理,以為等一等還會漲得更高。結果沒想到,2018年年末,東北、華北地區的玉米價格又紛紛開始下滑,一些種植戶覺得不甘心,希望年后玉米價格還能漲回來。
那么,玉米種植戶們真的能夠如愿以償嗎?對此,卓創資訊分析師劉陽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大家失望。
“綜合來講,國內節后玉米整體運行屬于偏弱的狀態,一方面是節后的生產壓力比較大,年后的售糧進度整體比2018年同期大幅偏慢,下游采購動力不是很強,供需對玉米價格造成了不利影響。所以現在市場處于低迷運行的狀態。”劉陽說。
由于春節剛剛結束,玉米購銷活動剛剛啟動,按照往年規律,現在正應該是下游企業補充庫存的關鍵時期,不過,近期加工企業的采購熱情并不是很高。劉陽認為,3月份之前,下游企業的庫存仍然很有保障。“最近華北玉米購銷活動剛剛開始,一方面基層上貨量暫時低位,另一方面糧商出貨意愿下降,下游廠家到貨量將難免出現下降。不過春節之后下游企業也有一波到貨,其中有東北糧流入補充,目前華北深加工庫存普遍可維持7-10天,飼料企業庫存可維持半個月,近日廠家庫存供應略有保障。春節之后,華北深加工廠家先漲后跌,幅度在10-20元/噸,廠家采購動力不強。”
糧商和農戶不愿售糧,下游企業收購熱情又不高,這也使得本來就緩慢的售糧進度變得更加緩慢。不僅如此,近期,華北多地還出現了降雪天氣,影響了玉米運輸,這對華北地區的玉米購銷造成了更多不利的影響。
“從實際影響看,華北氣溫偏低,降雪之后道路結冰打滑,玉米物流運輸受阻。此外還需關注降雪對玉米質量的潛在不利影響,基層部分反饋氣溫偏低,雪量不大,一般不會對玉米霉變有太大影響,但還需關注后續天氣和氣溫的變化。”劉陽說。
劉陽提醒大家,當前華北玉米售糧進度偏慢,一方面,農戶近期要關注天氣變化,注意遮蓋保存,保證玉米質量,另一方面,大家也要加快售糧節奏,避免后期扎堆賣糧帶來的壓力。劉陽預計,春節后玉米出現集中銷售的可能性較大,到時玉米價格可能還會繼續下跌,農戶要做好相應準備。(央廣網)
首屆綠旺達“放心果園”種植達人挑戰賽啟動
2019-02-26作者:任治安來源: 農村大眾報
【查看pdf版】
農村大眾報棲霞訊 (記者任治安)2月20日,第二屆綠旺達大姜文化節暨首屆綠旺達“放心果園”種植達人挑戰賽啟動儀式,在棲霞市頤新電子商務產業園舉辦。來自棲霞、招遠、萊州及濰坊的3000余位果農及蘋果種植、土壤肥料、果品流通等業內人士參加了活動。
此次活動由山東綠旺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起主辦,得到山東省農科院、青島農業大學、煙臺市農廣校、棲霞市農業農村局、棲霞市果業發展服務中心、棲霞市莊園街道辦事處等單位專家、領導的大力支持,旨在宣傳推廣“有機奶肥、食安中國”種植理念和綠旺達種植管理新技術,服務廣大果農和蘋果行業發展。
活動主辦方介紹,“放心果園”種植達人挑戰賽規則為,凡山東省內的蘋果種植戶,果園面積在2畝以上的,使用綠旺達的肥料,并按照綠旺達種植管理新技術操作的果農,都有資格參加挑戰賽。同時,使用綠旺達肥料,果農可享受棲霞市農商行的無息貸款;所有參賽果農,都會得到綠旺達特邀專家和技術團隊的服務,好肥料是基礎,好管理是保證,綠旺達提供全程技術服務,解決參賽路上所有的技術難題。
蘋果采收期間,綠旺達公司將和評委專家一起,到果園里現場測產量、看品質,根據產量和優質果率評定一、二、三等果園,并進行參賽蘋果抽樣。然后,評審組將依據個頭、果形、表光、糖度、單果重等指標,對抽樣蘋果進行打分,最后評出金牌放心果園一處,獎品為價值10萬元的綠旺達優質肥料套餐。除了金牌放心果園,大賽還設定了一等獎3名,每名獎金2000元,二等獎6名,每名獎金1000元。為鼓勵廣大果農積極參賽,綠旺達公司還設置了鼓勵獎若干名,獎品為價值240元的復合微生物有機肥。
據了解,綠旺達為濰坊安丘一家資深有機肥生產企業,其產品在2010年6月就通過了有機產品投入品認證。綠旺達還先后獲得“省級農資服務信得過單位”“中國著名品牌”等榮譽稱號。由綠旺達肥業支持贊助的姜王大賽已經在安丘市成功舉辦了八屆,為姜農豐收和安丘市大姜種植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去年,姜王大賽升級為大姜文化節。今年,綠旺達公司又把“放心果園”推廣活動作為文化節的組成部分,讓大姜文化節的內容更加豐富,同時造福更多農民朋友。
“綠大地、旺田園、達安康,綠旺達歡迎所有有志于生產優質蘋果的果農參與‘放心果園’種植達人挑戰賽。”山東綠旺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元杰說。
小麥渴不渴儀器來測量
2019-02-26作者:來源: 農村大眾報
【查看pdf版】
利用土壤水分測定儀測墑補灌,可有效節水
農村大眾報汶上訊 (通訊員郭瑞寧)初春時節,咋暖還寒,在汶上縣劉樓鎮的大片農田里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勤勞的農民正在給長勢喜人的小麥澆第一遍返青水。
2月18日,筆者來到劉樓鎮侯村種糧大戶徐炳利的田間地頭,一項農田技術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只見鎮農辦魏文明主任拿出一個類似pos機的儀器,用玻璃杯取了田里深約15厘米的土壤,進行了測量,然后通過電腦就計算出了這塊地的缺水量。魏主任告訴老徐:“你這塊地每畝控制在50方水即可,多了不但不起作用,還會造成浪費。”
出于好奇,筆者向魏主任詢問了情況。魏主任告訴筆者:“這種儀器叫土壤水分測定儀,是專門用來測墑補灌的,只需取土樣測量后,利用計算公式就能夠測算出需要補水的量,十分簡便、快捷。”聽到我們議論,在一旁的老徐打開了話匣子,連連稱贊測墑補灌是項好技術。按照墑情給水省時又省錢!老徐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往年從小麥返青到成熟每畝需要用水150方,現在用測墑補灌管理小麥,平均每畝僅需水90方,節省了60方水。我這120畝地一年就能節水7200方,能節約成本2000元。”老徐笑呵呵地說。
據魏主任介紹,劉樓鎮小麥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萬畝左右,全部依賴灌溉。為更好地指導群眾生產,確保小麥生長的關鍵節點能夠及時灌溉,該鎮專門購置了便攜式國產土壤水分測定儀及配套筆記本電腦。通過在小麥各生育期測定土壤墑情,精準投遞需水量,不僅節約了農業用水量,節省了種植成本,而且確保了糧食生產的穩步增長。
小麥澆完返青水,為啥葉子會發黃?
2019-02-26作者:三農來源: 農村大眾報
【查看pdf版】
北方小麥返青期,是澆返青水施返青肥的最佳時機,但有些田塊澆水施肥后會出現暫時返青,而后繼續黃化。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現在將小麥不同原因引起的黃化給予分析,以便種植戶及早對癥下藥。
原因之一:澆水量過大,且地勢低洼引起的鹽漬,相對漬水狀態在5天以上。有機質分解緩慢,養分不能及時吸收,致使麥苗葉色發黃,生長緩慢,根系發育受阻,扎根淺,嚴重的還會出現爛根死苗現象。
補救措施:對地勢低洼田少量澆水,以輕松拔出麥苗為準,對于已經超量澆過水的田塊,應開溝排水,加深疏通田間排水溝。
原因之二:缺鉀黃苗,且大量施氮。與缺氮苗弱不同,缺鉀發黃常發生在砂質土壤的田塊,而且畦邊重于畦中,發黃的麥苗一般先從葉尖開始,然后沿著葉緣向下伸展,黃斑與正常部分界線明顯,成為鑲嵌型黃化,黃葉往往軟化,后期貼于地面。
補救措施:缺鉀麥田一般每畝可用追施5-10斤鉀肥。由于之前施過氮肥,再追施可不用氮或氮鉀類肥,也或者結合病蟲害防治,用2%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即可。
原因之三:缺鎂或缺銅,缺鎂小麥中下位葉脈失綠,殘留綠斑成串。缺銅小麥上位劍葉黃化、變薄、扭曲披垂成頂端黃化病,老葉片彎折,葉尖枯萎成螺旋狀,葉鞘下部有灰斑。
補救措施:重施氮肥會引起中微量元素吸收障礙,應減少氮肥使用量,注意中微量元素的使用。
原因之四:小麥根腐病,小麥根腐病全生育期均可發生,苗期引起根腐病會伴隨葉斑出現,小麥后期發生根腐病會引起小麥早衰癟粒多、穗腐、黑麥胚,嚴重時會減產。
補救措施:小麥連作田土壤內積累大量病菌,在下季深翻一次。種子帶菌率越高,幼苗發病率和病情指數越高。播種時用三唑酮或立可秀包衣處理。返青期結合澆水,用惡霉靈或是甲霜惡霉靈灌根。
問題之五:小麥黃矮病,又叫黃葉病、嵌邊病,新葉從葉尖開始發黃。葉片顏色為金黃色到鮮黃色,黃化部分占全葉片的30%-50%。
補救措施:小麥黃矮病在冬暖春寒時節發病幾率高,主要做好麥叉蚜和飛虱防治。重點在近路邊、溝邊、場邊等麥田。
原因之六:天氣異常,巧遇倒春寒,沒有澆透水引起低溫凍害。麥拔節前遇到-5℃至-8℃的低溫、拔節后遇到0℃左右的低溫都容易造成凍害。
補救措施:小麥在寒流到來之前對干旱麥田及時進行澆灌,保證墑情充足,可以減輕低溫冷害危害程度。沒有澆透水的受害田,等寒流過后,及時再澆一次水,要澆足澆透。
來源:大眾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