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多家零部件企業競購美國德爾福公司部分零部件資產的消息,成為業內的焦點。
德爾福是一家跨國零部件公司,2005年10月申請破產。有消息稱,德爾福公司打算出售剎車和底盤、催化劑、駕駛員座艙和儀表板、車門模塊和車門鎖、轉向系統、輪軸軸承六塊非核心業務,并計劃于2008年前售完這些資產。
中國四家企業競購
德爾福申請破產的北美資產已引發眾多實力強勁的企業競購,中國的零部件企業也加入其中。
有報道稱,近日,濰柴動力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敏實集團先后表示對德爾福的北美資產感興趣,有意收購。再加上早些時候表示有意收購德爾福公司部分零部件資產的萬向集團,中國有四家企業將參與競購德爾福部分零部件資產。
其中收購動作最大的是萬向集團,萬向有收購美國舍勒公司的經驗,而且并購一直是萬向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尋求擴張的慣用手段。據稱,萬向還對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申請破產的資產產生了興趣。萬向集團宣傳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并購的事情已經談了一年多了,我們有很多并購項目,不過現在還沒有結果,不便于向外界透露。”
據報道,濰柴動力公司高層也表示對德爾福資產很感興趣,希望借助德爾福的技術和品牌優勢,迅速打入全球市場。記者問濰柴動力公司某高層人士,得到的回答是濰柴控股的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了德爾福的一條火花塞生產線。記者隨即打電話問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得到了肯定的答復。該公司與德爾福的合作已經有多年,但多限于技術層面,比如在1992年引進了德爾福公司的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在2006年11月份購買火花塞生產線。
對于東風汽車聯合零部件制造商敏實集團有意收購德爾福一事,記者聯系了兩家公司相關人士,他們均不置可否。
零部件企業實力提升的表現
就在記者四處求證的時候,德爾福發表一份聲明,稱其已獲得私募基金承諾34億美元,協助其脫離破產保護。一旦這份基金注入,德爾福將無需繼續出售其破產資本,中國企業的收購計劃也將無果而終。
有跡象表明,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企業競購德爾福部分資產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敢于收購跨國集團,本身就說明中國零部件企業自身實力有所提升。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汽車行業資深專家陳光祖興奮地表示:“這是件好事,國內企業的出發點是好的,不是作秀。”他說,如果中國零部件企業能成功收購德爾福的部分資產,將有助于自主品牌的提升,用德爾福先進的技術也能為中國零部件企業打進國際市場提供更多幫助。“我們的自主品牌已經有了一定實力,雖然現在說行不行還為時尚早,但不走出去做就肯定不行。敢于收購德爾福部分資產,可以說我們跨出了重要一步。”
對于一些人提出跨國收購存在很大風險的問題,陳光祖有著自己的看法。他曾經去過德爾福在美國的工廠。他說:“德爾福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福利問題。其實,只要工資和福利問題處理好了,美國人還是很好管理的。日本汽車企業在美國的工廠已經很多了,管理不存在問題。浙江的一些零部件企業也已經在美國經營倉庫,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鑒。”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張興業說:“跨國收購在國際上已經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了,中國的零部件企業也要走出國門。當前,國內企業收購國外企業的案例已經有了。跨國公司也在尋找合作,中國的零部件企業當然也可以成為合作伙伴。”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一位專家認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走出去”是一個大趨勢。本土優秀零部件企業主動出擊,進行海外并購,直接面對國際市場,是歷史的進步,是中國零部件企業競爭力升級的表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