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商務部部長薄熙來表示,要“把減少順差作為今年外貿發展的頭等大事抓好”,與此同時,商務部網站發布了一份報告,明確指出了以“年升值4%~5%”應對順差過大的政策思路。緊接著,人民幣對美元開始升值,目前美元對人民幣已達到1:7.8。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剛剛開始好轉的農機產品出口形勢將產生哪些影響?農機產品進口會不會增加?我國農機行業將會發生哪些變化?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業內人士。
法國庫恩公司北京辦事處經理助理周斌告訴記者,目前庫恩公司還沒有加大進口農機產品的計劃,因為他們的產品主要是與國外同類產品之間進行競爭,人民幣的升值對進口有好處,但影響不大,是否增加進口主要還是取決于市場的需求。
凱斯紐荷蘭公司的張偉紅經理也同意此觀點,據他介紹,國外同一產品每年的價格都會比上年上浮5%,這與人民幣升值正好相抵消。他認為,人民幣升值對進口是利好消息,但對公司來說,影響不太大。
農機進口如此,出口又將如何?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工程農機分會秘書長張曉寧表示,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出口成本提高,而我國農機企業的利潤本身就很低,這會對農機出口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她同時表示,我國的農機產品在價格方面有競爭力,企業自身應該能夠消化這部分成本。只要有需求,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壓力就會相對減輕。
常州東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宣碧華認為,目前國內農機出口企業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國家的出口退稅在減少,另一方面人民幣又在加速升值,這對正處于上升勢頭的國內農機行業來說的確不是個利好消息。但他表示理解國家通過人民幣升值以應對貿易順差過大的現狀,他認為,國家本來就不鼓勵低檔次的產品出口,企業要想度過這一關,關鍵在于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只要產品在性能、質量、價格上有絕對優勢,出口就不會受影響。
宣碧華同時提醒農機企業,中國的農機行業在經歷了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后,目前增長勢頭正在放緩,隨著人民幣的升值,進口農機產品會相應增加,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接下來的兩年,我國農機行業將處于整合時期,缺少技術含量、市場規模太小的企業將被淘汰,農機企業還需早做準備。
宣碧華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在商務部網站上發布的《外經貿發展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挑戰》的報告中就指出,“到2007年底以前,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有可能達到9%~10%”,這意味著,本來利潤就不高的國內農機企業將因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而面臨進口增加,國內高端農機市場競爭更加劇烈的局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