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實施一系列的工程,加快現有閥門企業上檔升級的步伐,共同做大做強吳家閥門這塊‘金’字招牌。”昨日,正值春節放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吳家鎮負責人要求機關干部,在新的一年要有新思路,搶抓全縣工業“一線兩翼”重點發展區域布局,敲響吳家工業新一輪大發展的戰鼓。
該鎮工業發展勢頭快,閥門生產線鏈條形成產——供——銷一體化,行業線內部形成表面處理——零部件配套——包裝廠的產業鏈條,閥門協會成為協調閥門企業的有序發展和競爭的保障。自1996年動工建設占地面積300余畝的閥門工業園區以來,現有閥門企業21家,其中:縣級規模工業企業6家,吸納近3000—4000農民進廠務工。去年,閥門企業產值超過2億元以上,上交稅金400萬元
據了解,該鎮早在今年2月上旬,就召集全鎮所有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提出“突出閥門工業特色,強化服務意識,狠抓閥門工業發展不動搖,全鎮上下舉全力做好閥門工業發展這篇文章,努力實現‘十一五’再造一個吳家閥門工業園”,以優化一個環境、夯實三大基礎、實施五大工程作為全鎮工業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
該鎮優化一個環境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營造親商、重商、扶商、穩商的服務理念,樹立“人人、事事、處處都是投資環境”,組織專門的招商隊伍,建立招商引資信息庫,以優惠政策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到工業園區安家落戶。
夯實三大基礎:做好吳家閥門工業園的總體規劃修編和閥門企業用地的長遠規劃;完善閥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對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改造,改善閥門工業園區自來水工程,爭取川西南礦區和蜀南氣礦兩家天然氣公司落戶吳家,在實施吳家天然氣工程;建立專門閥門對外銷售基礎平臺和閥門批發市場,通過發布銷售資源信息,為客商提供優質信息和服務。
實施五大工程:培訓工程,對現有的骨干企業人員進行綜合培訓,組織他們到市、縣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并促進吳家閥門與職中校建立校企合作,依托職中師資力量為企業培育各種骨干人才,保障企業技術人才的需要,為企業定向輸送熟練工、技能工;組建信息軟件平臺工程,搭建對外銷售信息咨詢平臺,加大對外溝通的渠道;打造吳家閥門的品牌工程,整合現有企業品牌、區域品牌,統一品牌優勢,提高參與市場競爭和抗風險的能力;實施上檔升級工程,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溝通對外的渠道和橋梁,到天津、石家莊等地引進骨干企業落戶吳家閥門工業園區,通過加強自己技術改造和引進外地骨干企業這把雙刃劍,共同促進吳家閥門上檔升級;建立企業誠信工程,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解決閥門企業再生產資金缺乏的瓶頸,要求建立誠信的信貸合作伙伴,請金融機構到企業了解情況,給予企業信貸支持,為企業生產服務。
“通過3—5年時間,力爭形成一個年產值達到5—6億元的吳家閥門產業集群,再造一個吳家閥門工業園區,把吳家閥門做成與榮昌的豬、折扇、夏布等齊名,成為榮昌的一大知名特色產業。”該鎮負責人充滿信心地說,現有的閥門企業的原始積累已基本完成,閥門產品從低壓到中壓,再到高壓閥門,從鑄造到冷鍛,從鐵閥門到塑料閥門的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