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科委昨天透露,我市將于7月啟動“風力發電裝備”重大科技專項,以攻克風力發電技術難題,力爭4年內生產出1.5至2.5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
與歐洲搶占市場
“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風力發電是最經濟、最容易實現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的發電方式。”市科委風力發電項目負責人蒲驥說,風力發電已成為我國未來能源發展的一大方向。
“但目前,國內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尚未形成成套技術,產品單一,難以滿足不同地區的需求。目前,我國國產風力發電機組市場占有率僅為22.5%。”蒲驥表示,我國風電產業總體水平較落后,重慶啟動“風力發電裝備”重大科技專項,有助于爭奪被歐洲占領的部分現有市場。
形成百億產業鏈
“目前,許多省市都在攻克技術難題以爭搶市場。”蒲驥說,未來5年,國家將投資500億元建設50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風力發電廠。重慶若能拿到其中10%的份額,加上相關零部件的生產,可在5至10年內形成每年100億元的產業鏈,包括機電、儀表等在內的市屬企業也將從中受益。
據介紹,重慶在機械制造、材料領域有相當好的基礎。去年出爐的重慶風能資源評價報告表明,重慶風能總儲量2250萬千瓦,巫山、秀山、黔江、巫溪等9個區縣的風能都很豐富,加上國內市場,將形成重慶今后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蒲驥稱:市科委計劃用4年時間投入700余萬元,以重慶船舶工業公司為龍頭,引進德國技術,采用吸收消化和再創新的研究方法,以整機設計制造為主線,形成國內領先的風電機組系統設計能力。
預計到2010年,重慶將研制出1.5—2.5兆瓦的變速恒頻風電機組,使重慶整機國產化率達到70%,且整機價格低于國外進口同類產品20%以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