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6日,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與俄羅斯經貿部副部長薩維利耶夫共同出席中俄機電產品貿易洽談會。
于廣洲表示,近年來,中俄經貿合作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2006年,兩國的貿易額從1997年的61億美元發展到334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4.5倍;特別是2007年1~2月,雙邊貿易額增幅高達40%,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在雙邊貿易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貿易結構問題依然突出,2006年的機電產品貿易僅占雙邊貿易的17.5%。這一情況與中俄兩國的制造業水平、科技實力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很不相稱,如果長期得不到改觀,勢必影響雙邊貿易的穩定發展,也不利于構建兩國互利和諧的經貿關系。
于廣洲表示,中俄兩國領導人對改善雙邊貿易結構問題高度關注,中國商務部和俄經貿部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包括共同促進大項目成交,制訂促進機電產品貿易的年度活動計劃,開辦各種展會、研討會和推介會。2007年1月,中國從俄羅斯的機電產品進口增長24%;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增長了121%。雙方所采取的積極措施已經初見成效。在此次“中國國家展”期間,商務部專門安排了中國機電商會組織百家企業前來采購,并舉辦機電產品貿易洽談會。機電商會是中國最大的機電進出口行業協會,擁有7000多家會員企業,此次訪俄的企業涵蓋面廣,陣容強大。其中,電力設備、電子產品、通用機械、工程機械等領域的骨干企業將成重要買家。國家展期間,雙方企業將簽訂自俄進口變壓器零部件、數控機床、電子元器件等產品的協議和合同,總金額5億美元,充分顯示了中方擴大自俄羅斯機電產品進口的積極誠意。同時,兩國中小企業也在積極投入機電產品的貿易合作中來,簽訂了進口半導體器材、專用儀器等上百萬美元的采購合同,為今后擴大合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為就進一步擴大中俄機電產品貿易,于廣州提出以下4點建議:
1.共同推動更多大項目合作。在雙方有優勢的電力、核能、航空航天、通信、電子、船舶、汽車等領域,促成一批有規模、有影響的大項目。中方歡迎俄羅斯企業參與中國重大項目的招標,憑借優質產品和良好信譽,在中國市場贏得更多的份額。
2.共同推動雙向投資的擴大。投資對貿易的帶動作用很強,中國機電產品進口的3/4是由外商投資企業完成的。俄羅斯對華累計投資僅5.7億美元,還不到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0.1%,對機電產品出口的拉動作用有限。希望俄羅斯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華投資力度,通過投資帶動機電產品出口。
3.共同推動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兩國的市場開放度都很高,市場競爭已經全球化,進入對方市場的難度不斷增加。雖然中國通過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機電產業技術水平與制造能力不斷提高,但我們仍感到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巨大壓力。希望中俄企業加深對兩國市場需求檔次的了解,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力。
4.共同推動供需見面與對接。目前,兩國經貿主管部門已建立了機電產品貿易促進機制,中方還積極支持中國機電商會與俄方相應機構成立中俄機電產品聯合商會,加強合作與交流。今后,雙方可以利用哈洽會、東北亞博覽會、深圳高交會、廈門投洽會等合作平臺,加強對雙方機電產品的推介和展示,增加更多供需見面的機會,促成更多合作與成交。
俄羅斯經貿部副部長薩維利耶夫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俄羅斯重要的貿易伙伴,雙邊經貿領域的發展潛力巨大。此次機電產品貿易洽談會為雙方企業搭建了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加深了彼此間的了解和認識,俄中企業界代表也對雙方的貿易政策有了進一步了解。希望通過雙方政府和企業界的共同努力,使俄中經貿關系取得更大進展。
隨后,中俄企業界代表進行了對口經貿洽談。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提供的資料,為配合中國國家展的舉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組織了由100家企業的168名代表組成的機電產品采購團赴俄洽談。采購團來自中國20個省市和地區,主要涉及電力設備、電子產品、通用機械和工程機械等行業。其中,4家企業將在本屆國家展期間與俄方企業簽訂5.35億美元的合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