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能源,而無論是目前通用的晶硅電池或者是研究熱門的鈣鈦礦電池,都需要將電池進行封裝,以保證其耐候性及穩定性。封裝材料會對光伏發電的效果有顯著影響,例如封裝用的高透玻璃及封裝膠對紫外波段有極強的阻隔,俗稱光伏器件的光學損失。
為了解決以上光學損失問題,課題組利用碳量子點的紫外吸收及高熒光特性,并采用乳液分散法解決了碳量子點在固態下熒光湮滅的難題,制備出的一種固態透明復合材料層,可以通過涂覆等方法固定在組件玻璃上,其熒光轉換效率達到20%。因為碳量子點熒光特性得以保存,用含碳量子點的玻璃可以來調制太陽能光譜,將被阻隔的紫外部分轉變成為可見光,增強了光伏器件的光吸收,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
實驗中的小型晶硅光伏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轉換效率提高了0.4%,尤其是電流輸出得到了提高。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光伏領域權威期刊《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上(if=6.45),文章的第一作者為本院碩士研究生戴冬陽,通訊作者為呂鐵錚助理教授(已調離),韓飛副教授。
來源:中國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