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鼓風機集團公司與中國石化股份公司上周四在沈陽簽訂了由沈鼓集團為中石化天津分公司100萬噸乙烯及配套項目提供裂解氣壓縮機組的供貨合同。業內人士認為,此舉不僅鞏固了沈鼓與中石化的戰略合作關系,而且給大型乙烯裝備國產化提供了信心上的支持。
中石化天津100萬噸乙烯及配套項目是中石化實現區域化、一體化、大型化、專業化發展戰略部署的重點工程,也是國家的重點建設項目,其裝備國產化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據了解,此項目將于2008年12月完成樣機制造。沈鼓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蘇永強表示,屆時“將再次把驚奇帶給世界,把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品牌帶給世界,把我國風機工業、民族工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百萬噸級乙烯裝置將裝上“中國心”
裂解氣壓縮機與丙烯壓縮機、乙烯壓縮機并稱乙烯“三機”,是乙烯裝置的“心臟”。目前,世界上乙烯裝置用大型壓縮機組的供應商主要有ge、西門子、三菱重工、荏原等跨國公司。在沈鼓生產大型乙烯裝置用壓縮機前,國內石化企業的近20套大型乙烯裝置用壓縮機全部從國外進口,百萬噸級大型壓縮機組更是空白。
上世紀70年代,沈鼓從國外引進壓縮機制造技術,經過近30年的創新和發展,相繼開發了數十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技術,成為我國風機制造業的領軍企業,并為研制大型乙烯“三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8年,大慶石化公司將年產48萬噸大型乙烯改造項目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組交與沈鼓制造,沈鼓集團也因此掌握了大型乙烯裝備離心壓縮機核心制造技術。在其后的幾年間,沈鼓又分別設計制造了上海金山石化年產36萬噸乙烯改造工程裂解氣壓縮機組、揚子石化年產40萬噸乙烯改造工程丙烯、乙烯壓縮機組,茂名石化年產64萬噸裂解氣機組。
到目前為止,沈鼓已經為國內包括大型乙烯裝置在內的石油、化工流程提供了1400多臺套離心壓縮機組,近百臺套離心壓縮機創造了中國第一,數十臺套機組填補了國內空白,在多個技術領域打破了國外的長期壟斷。此次沈鼓為中石化設計制造百萬噸乙烯裝置用裂解氣壓縮機,標志著中國裂解氣壓縮機制造已經躋身世界前列。
國產裝備水平不輸于國外
對于中石化來說,采用國產裝備并不意味著裝備水平的降低。公司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基銘向本報記者介紹,中石化在使用國產設備時,遵循積極穩妥、先進可靠的方針。此次簽訂的合同,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都是按照國際先進水平來確定的。“包括能耗、物耗、功率參數、運營周期和現場服務等,都是國際水平的。”王基銘說。
蘇永強也表示,針對首套年產100萬噸乙烯“三機”,沈鼓根據設計參數和用戶要求,對機組進行了多次選型計算,最終確定了壓縮機型號,并且在進行多次技術方案論證后,才制定出百萬噸乙烯裝備詳細的設計、制造方案和保證措施。
據了解,目前國外同類型機組的價格為2000萬美元以上,而沈鼓這臺機組價格還不到1億元人民幣,大約只相當于國外產品價格的60%。因此業內人士認為,百萬噸級大型乙烯裝置用裂解氣壓縮機組研制成功,將填補國內研制年產100萬噸以上大型乙烯裝置用壓縮機組的空白,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社會都將產生巨大的轟動效應。中國企業以嶄新的業績加入國際市場競爭,將直接打破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促使國外同類壓縮機組供應商在中國市場上大幅度降低其產品價格,將大大促進其他石油化工產品的發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