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2006年汽車市場快速、平穩的走勢,2007年前3個月汽車市場總生產量219萬輛,繼續以20%以上的同比增幅運行。由此帶動了汽車發動機市場走出了與整車市場幾乎相同的步伐,一季度產銷發動機已近200萬臺,為2007年中國汽車市場再上一個百萬輛級的臺階——沖擊800萬輛關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體運行快速平穩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的最新統計,2007年1~3月,納入統計范圍的52家國內汽車發動機企業,累計生產發動機195.83萬臺,累計銷售發動機192.23萬臺,與2006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2.51%和22.80%。帶動發動機產銷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基本型乘用車、suv、mpv和商用車中的柴油機車型。
截至2007年3月底,總計52家車用發動機企業中,柳州五菱、廣西玉柴、長安集團、一汽-大眾、奇瑞汽車、上海大眾、廣汽豐田發動機、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北京現代、一汽集團、昆明云內、東風本田發動機、上海通用、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和神龍汽車,位居累計生產量排序的前15位。以往,年產量超過10萬臺就已經進入到較高水平的陣營中;從前3個月的生產情況看,以這一標準簡單衡量,單季產量超過2.5萬臺的企業已達24家,產量超過5萬臺的企業則達16家,而一個季度產量即上10萬臺的企業有4家,這組數字已經創造了一項歷史新高。
總生產量排序前5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31.19%,比2006年底時下降2.05個百分點;排序前12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58.98%,比2006年底時上升10.46個百分點。經過對報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平均月產3萬臺的企業表現相對穩定,平均月產2.5萬~3萬臺的企業正在逐漸成為中堅力量,而平均月產1萬臺以下的部分企業卻呈逐漸衰落的狀態。
若以“萬千瓦”為單位計量的前3個月發動機總生產量,則增幅達到了31.36%,高于以“臺”數為計量單位22.51%增幅達8.85個百分點,說明今年以來汽車發動機的單臺動力(功率)呈增大的趨勢。具體到單個企業來看,奇瑞汽車和一汽集團這一指標的增幅差最大,這似乎也證實了它們的產品結構正在向大功率的方向調整。實際上從以下現象即能證明:一汽集團的中重卡增幅遠大于輕卡增幅;奇瑞汽車自擁有自己的acteco系列發動機以來,今年前3個月小排量的qq系列車型產銷增幅停滯不前,而a5系列和東方之子系列車型則大幅度增加。
柴油機市場好壞仍看重卡“臉色”
按燃料類型劃分,柴油機產銷保持了2006年底以來的增長速度,前3個月共分別完成52.55萬臺和49.52萬臺的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1.24%和21.61%。
從柴油機企業的表現看,2007年前3個月統計在內的25家柴油機企業中,平均月產量達到1萬臺的企業有6家;廣西玉柴更是以13.94萬臺的單季產量,超過居于第二位的云內動力產量達91%的幅度而高居頭把交椅。居于生產量前7位的廠家排序為:廣西玉柴、昆明云內、一汽集團、濰柴、東風朝柴、東風汽車股份和江西江鈴。其中,排序前5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70.13%,比2006年底時下降3.42個百分點;排序前7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80.64%,比2006年底時下降4.07個百分點;若再加上中國重汽集團和揚柴,則排序前9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89.30%,比2006年底時下降2.33個百分點。
卡車市場的好壞仍然是眾柴油機企業的市場晴雨表。由于重卡和大、中型客車市場表現均很出色,因此以中重型車為匹配對象的柴油機企業多有上佳表現:廣西玉柴不僅絕對量保持了強勢地位,而且累計27.68%的同比增幅也居于較高水準;產量較大的柴油機企業中表現突出的企業是一汽-大眾(增幅127.46%)、濰柴(增幅118.56%)、中國重汽集團(增幅74.42%)和東風汽車股份(增幅35.46%)。下降幅度較大的企業有上柴(降幅27.25%)、成都成發汽車發動機(降幅18.67%)和揚柴(降幅12.99%)。
基本型乘用車帶動汽油機市場日系企業漸成氣候
汽油機方面,2007年前3個月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43.22萬臺和142.64萬臺,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2.99%和23.20%。在統計的36家汽油機企業中,柳州五菱、長安集團、一汽-大眾、奇瑞汽車、上海大眾、廣汽豐田發動機、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北京現代、東風本田發動機、上海通用、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神龍汽車、一汽豐田(天津)發動機、沈陽航天三菱和東風日產乘用車居于生產量排序的前15名。其中,前5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38.30%,比2006年底時略微下降0.14個百分點;前9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60.12%,比2006年底時下降1.90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月產量達萬臺以上的汽油機企業已達17家。其中,表現較為搶眼的是東風日產乘用車(增幅183.51%)、廣汽豐田發動機(增幅154.15%)、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增幅83.70%)、奇瑞汽車(增幅58.55%)、一汽-大眾(增幅51.20%)、沈陽航天三菱(增幅44.49%)和神龍汽車(增幅41.83%)。這從他們所經銷的幾款暢銷車型中就能看出些許端倪,如廣汽豐田的凱美瑞,東風日產的騏達、頤達、軒逸、駿逸,一汽-大眾的速騰、寶來、奧迪、捷達,奇瑞汽車的a516、東方之子,神龍汽車的凱旋、標致307、標致206、雪鐵龍c2等。同時,幾家日系的汽油機企業——廣汽豐田發動機、東風本田發動機、一汽豐田(天津)發動機、沈陽航天三菱和東風日產乘用車則迅速成長為乘用車動力的生力軍。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乘用車中,仍然是以基本型乘用車增長勢頭最好,suv與mpv居次,交叉型乘用車僅有微小的增幅,但它仍然具有單季近30萬輛的產銷量。因此我們從報表中所看到的是,交叉型乘用車所用小型汽油機的主要生產廠商——柳州五菱與長安集團仍然位居前2名,前7名也仍然有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但是它們的增長表現并不突出,甚至還有下滑(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