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森數控公司和大連機床集團通過集成創新,迅速占據機床技術的制高點。
記者:這是大連大森公司最新開發的刺繡機器人,而旁邊是一臺普通電腦繡花。現在同時開啟它們。
不到2分鐘,刺繡機器人就繡完了2000多針的菊花,而電腦繡花機器在斷了2次線后,花費4分鐘時間才繡完。
大連大森數控技術公司總經理 楊玉洪:我們這臺機器有兩個核心部件,一個是這個數控系統,是我們完全自主研發的,還有一個是驅動系統,它是氣動的,氣動部件雖然不是我們生產的,但是被我們第一次用在刺繡機器人上。
數控系統是機床的“大腦”,而芯片源代碼則是這個大腦中最核心的技術,沒有源代碼,機床產品只能模仿別人。為追蹤國際先進技術,大森公司直接把開發基地建在日本和德國,通過海外設計和開發,再由自己集成的方式,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源代碼。
大森數控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中村紘二:我們根據中國市場提要求,他們搞開發,技術是最新的,專利也都是我們的。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床展上,大連機床集團展出了國內首臺加工寬度達3.9米的五軸聯動大型龍門式加工中心。
大連機床集團總工程師 姜懷勝:可以用來加工飛機上的大型零件、龍骨,可以用在軍工航空航天領域,我們生產出來之后,就打破了國外壟斷。
近年來,大連機床集團研發投入每年增幅都在30%以上,去年達到了3億元。通過引進與合作,企業掌握了多種數控功能部件和高端產品開發技術,開發新產品287種,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124項,國外市場也迅速擴展到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