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年國際原油價格的暴漲,直接刺激了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的高速增長,尤其是去年出口增速高達89.25%,表明國際市場需求大增?!痹诒本┡e辦的石油石化工業及裝備、市場發展研討會上,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志明首次披露了這一信息。
石油鉆采設備出口好于煉油化工設備
據統計,2006年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完成工業銷售產值723.33億元,同比增長45.55%;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12.33億元,同比增長46.42%;完成出口交貨值100.89億元,同比增長89.25%;實現利潤總額54.46億元,同比增長85.42%。
趙志明表示:“這種增長不僅表現為國內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市場需求大增,同時也表明近幾年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海外市場初見成效?!?/p>
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進出口總量為93.07億美元,其中進口設備25.46億美元,出口設備為67.61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順差為42.15億美元。
在出口設備中,石油鉆采設備出口量為42.77億美元,占整個行業設備出口總量的63.26%,而煉油化工和壓力容器、管道及配件設備出口分別為5.76億美元和19.17億美元,分別占出口設備的8.52%和28.35%。
從石油鉆采設備產品出口分布情況看,石油天然氣成套鉆機出口量為8.15億美元,石油天然氣鉆機零部件出口量為12.62億美元,海上鉆探和生產平臺6530萬美元,僅這三項設備出口就占到石油鉆采設備出口總量的50.09%。而潛油或潛水電泵出口額為2.3億美元,原油及成品油輪出口額為16.78億美元,物探設備出口額為6500萬美元。
壓力容器出口設備按產品分布情況是:各種管材和管配件16.99億美元,鋼制或鋁制的壓縮氣體容器1.55億美元,密封墊片6269萬美元。
在進口設備中,石油鉆采設備進口額為5.15億美元,占整個行業進口總量的20.23%;石油化工設備進口量為13.55億美元,占整個行業進口總量的53.22%;壓力容器、管道及配件設備進口量為6.76億美元,占整個行業進口總量的26.55%。
加大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力度
從上面的統計數字不難看出,雖然全行業出口遠遠大于進口,而石油鉆采設備行業的出口形勢又好于煉油化工設備行業,但是趙志明提醒出口企業,要及時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產品出口結構。
他說,我國在石油鉆采設備制造領域采取引進技術、技貿結合和中外合資的方式,經過多年的消化吸收,已經基本掌握了國際先進的石油鉆采設備制造技術,并可成套出口6000米以上的變頻驅動石油鉆機和適應極地零下60攝氏度低溫的極地車裝鉆機,出口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向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經濟發達和石油技術成熟的國家延伸;在煉油化工設備制造領域,由于不掌握眾多石油化工裝置工藝流程技術,因此多年來石油化工流程中的關鍵工藝設備、專利設備長期依賴進口,出口設備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壓力容器及管件、管附件設備出口量雖然較石油化工設備要多,但出口的主要是管件和管附件等一些低附加值產品,而稍有技術含量的壓力容器等產品出口所占比例較少,僅占出口總額的8.09%。
據統計,2006年出口的各種原油、海上石油鉆探、生產設備已經超過16億美元,其中浮動或潛水式鉆探生產平臺6530萬美元。這表明,與國外相比,我國在石油石化設備方面的技術差距正在逐年縮小,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