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通過實施一系列工程,加快現有閥門企業上檔升級的步伐,做大做強吳家閥門這塊‘金’字招牌。”對于發展勢頭迅猛的閥門產業,吳家鎮欲搶抓榮昌縣“一線兩翼”工業發展戰略機遇,擂響吳家閥門產業騰飛戰鼓。
大市場催閥門企業遍地開花
1974年,縣二輕局直屬企業吳家鐵工廠在吳家鎮獨家生產閥門產品。由于經營管理不善,更名為榮昌縣蜀中閥門廠的鐵工廠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解體。隨后,原閥門廠副廠長曾中友、技術員曾中義兩兄弟憑借多年的營銷經驗和技術,創建了吳家鎮第一家個體私營企業——重慶市榮昌縣群建閥門廠,并把該廠發展成為一家資金總額400萬元,占地10670m2,,擁有員工180人,年生產總值約600萬元的專業球閥生產企業,后又創建了第二家閥門企業——重慶市榮昌縣大通閥門廠。
如今,吳家鎮的閥門企業已發展到21家,處處綻開著閥門產業經濟“花”。
工業園促閥門企業上檔升級
為發展閥門特色產業,打造全鎮經濟支柱,發揮企業規模化、集群化效應,該鎮黨委、政府于1996年動工修建了占地面積300畝的吳家閥門工業園。經過10余年的不斷探索,園區已有專業閥門生產企業21家,其中,群建閥門廠、大通閥門廠、榮昌縣管道配件加工廠已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建新機械廠已獲得自主經營出口權,有6家閥門企業成為縣級規模工業企業。生產方式由原來的分散生產發展到現在的工業園集中生產,由原來的單一加工發展到現在的集鑄造、精加工、電鍍、密封圈包裝生產和銷售為一體。吸納了近4000名農村剩余勞動力,2006年實現產值34000萬元,上交稅金400萬元,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普通鑄鐵低壓球閥生產基地。
新思路助閥門產業振翅高飛
今年初,該鎮提出了“優化一個環境、夯實三大基礎、實施五大工程”的新思路發展閥門產業。通過營造“親商、重商、扶商、穩商”的服務理念,組織專門招商隊伍,建立招商引資信息庫,以優惠政策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到園區安家落戶。通過做好園區總體規劃修編和企業用地長遠規劃,盡快完善園區內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立專門閥門對外銷售基礎平臺和閥門批發市場等措施夯實園區基礎。通過實施培訓工程、品牌工程、溝通渠道工程、上檔升級工程、企業誠信工程等五大工程,促進園區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通過3—5年時間,力爭形成一個年產值達5—6億元的吳家閥門產業集群,把吳家閥門做成與豬、折扇、夏布等齊名的又一大知名特色產業。”該鎮負責人充滿信心地告訴記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