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是裝備制造業里集中度最高的產業,最能體現一個地區裝備制造業的綜合實力,遼寧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實現造船及其配套產業從“單槳劃行”到“雙槳出海”。
造船界有句俗話“中國造船看遼寧,遼寧造船看大連”,大連船用柴油機廠是我國船用發動機企業的排頭兵,他的產品能裝備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油輪和集裝箱遠洋貨輪,訂單已經排到了2010年。然而,最近廠長吳術卻在想方設法推掉一些訂單。
大連船用柴油機廠 廠長 吳術:不是我的技術水平不行,而是我現在的發展速度太快了,現在的8萬平方米遠遠不能滿足我發展的需求,你看工件都快要擺到安全通道上去了。
柴油機是船的心臟,這幾年大連造船業雖然發展迅猛,可始終比不上日本、韓國,主要原因就是心臟的生產速度遠遠落后。而大連船用柴油機廠的技術已經世界領先,要想成為競爭的贏家,拼的就是規模和效率。可是企業所在的大連灣緊鄰黃海,密密麻麻的布局了很多企業,連一寸富余的工業用地都沒有,這樣下去,企業只能被憋死。
大連市振興老工業基地辦公室 副主任 趙永勃:大連三面環海 黃海岸線的開發和使用已有百年歷史,但是我們想一下還有渤海沒有利用和開發,好的岸線,好的土地就是要向重要裝備制造企業傾斜,向我們的大型造船企業傾斜。
于是,大連把幾十年來單純圍繞東部黃海的造船產業布局,轉向西部渤海沿岸。這一轉,讓大連船用柴油機廠在渤海岸邊的金州三十里堡得到了70萬平方米土地,是目前的9倍。
這里就是金州的三十里堡,我的左邊就是渤海,這里有著優良的海岸線資源,雖然現在還是一片廢棄的鹽堿地,可是不久,一個生產船用柴油機和推進器的工業園將在這里拔地而起,大連生產的巨型船舶核心設備將從這里直接下海,裝配到沿岸各個造船廠。
然而,這并不是簡單的搬遷,圍繞著船舶核心部件產業基地落戶渤海灣,大連在西部沿渤海的長興島和旅順布局了兩大造船基地。這樣一來,在大連西面14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三點連成一條完整的船舶產業帶,造船業的產值也將從眼前的160億變成320億,同時將拉動配套產業20倍的井噴式增長。
大連市振興老工業基地辦公室 副主任 趙永勃:通過這種調整改造搬遷,本地化采購的比例會逐漸升高,把國產化的比例也逐漸升高,從原來造殼子我們要造心臟。
在西面施展拳腳的同時,東面利用大窯灣港口和保稅功能,形成臨港聚集區,集中發展汽車發動機、數控機床和精密機械。利用大連灣的水深運輸優勢,形成臨海聚集區,集中發展海洋工程、核電等超大型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從過去只依靠黃海“單槳劃行”實現沿黃海、渤海“雙槳出海”。預計到2010年,大連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將達到2100億元,實現年均21%的高增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