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走進招商局漳州開發區,感受到的是生機勃勃的項目建設熱潮。年產一萬輛半掛車的泰華交通設備已經投產,總投資3000萬美元的豪氏威馬鋼鐵制品即將投產……連同早前入駐的諾爾起重設備、中集集裝箱等一大批項目,漳州開發區已成長為海峽西岸極具競爭力的裝備機械制造基地。
依托漳州港優良的港口資源,以及毗鄰廈門特區的區位、交通便捷優勢,這幾年,漳州開發區在發展物流、倉儲產業的同時,裝備機械制造業、鋼鐵加工業、食品加工業等臨港工業也是高歌猛進。“僅僅從裝備機械業來說,我們已處在福建各港區前列。”招商局漳州開發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溪南告訴記者。
1995年,諾爾公司的進駐,給設立于1992年、尚處于艱苦創業階段的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憧憬。
作為德國著名的起重設備制造商,普魯士格·諾爾集團在20世紀90年代初即開始籌劃建設亞太地區的生產基地,經過全面細致地調查比較后,決定與招商局集團合作,在漳州開發區合資建立一家從事港口起重設備制造的子公司。1995年10月,經當時的國家計委和外經貿部批準,普魯士格·諾爾—招商局港口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后更名為諾爾起重設備(中國)有限公司]。此后,具有175年起重設備設計制造經驗的德國諾爾不僅移植了設計和制造技術,并且建立了嚴密的質量控制體系。在此促動下,投產僅1年后,諾爾即生產出第一批產品。
如今,諾爾(中國)不僅自主承接來自中國用戶的輪胎式集裝箱龍門起重機(rtg)、軌道式集裝箱龍門起重機(rmg)和岸邊集裝箱起重機(sts)訂單,還承擔了從德國諾爾分包制造上述產品的業務,而這些分包制造的產品將以德國諾爾的名義銷往亞洲和環太平洋地區。
隨著發展環境的不斷完善,裝備機械業方面其他的大項目亦紛紛落戶漳州開發區,代表性的有中集集裝箱、泰華交通設備、豪氏威馬鋼鐵制品等。
2002年11月,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生產企業——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漳州開發區創立漳州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漳州中集是中集集團在環渤海灣、長三角、廈門灣、珠三角設立的四大集裝箱制造基地之一,主要是設計、制造、維修各類集裝箱,年產值達1億美元以上。
另一家企業——福建泰華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則將打造半掛車的“航母”。泰華公司總投資1.68億元,將擁有年產2萬臺專用車的現代生產線,填補福建省半掛車生產空白。
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的福建豪氏威馬鋼鐵制品有限公司,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將于近期投產,年產值可達10億元。這是省政府與荷蘭工業家協會攜手推進的荷中經濟合作發展的第一個項目,也是漳州開發區規劃的“荷中工業園”第一個項目。據了解,豪氏威馬首期投資1000萬美元,主要研究設計制造、組裝船上起重設備及零部件、港口機械、海上作業和游樂場的鋼構設備。
大項目的接連落地,不僅夯實了漳州開發區的工業基礎,它們的示范效應也吸引了更多更好項目的目光。
“再過幾年,僅這一個產業,產值就可達到100億元。”蔣溪南對開發區裝備制造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來源:福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