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暖龍頭企業之一的輝煌水暖集團,上半年在廣東收購一個陶瓷廠,完成產品一體化之后,日前又爆出消息:在北京成立分公司,正式啟動奧運營銷戰略,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
事實上,在福建南安,包括輝煌在內,還有中宇、申鷺達、九牧等首批獲得中國名牌稱號的中國水暖龍頭企業,都以不同方式打出了奧運營銷牌。有業內人士分析說,中國水暖名牌應戰國際品牌的大幕,在2008北京奧運會來臨之際正在全面拉開。
福建水暖的奧運戰略
記者從泉州總商會了解到,近年來,南安水暖加快了開拓國內市場的步伐,在全國大多數地級市以上的市場,布下了連鎖專賣店。
輝煌水暖集團董事長王建業說,隨著奧運會的到來,輝煌水暖全面展開戰略升級,在首都創建分公司,形成南北兩大運營中心,借助奧運商機,快速攻克北方市場,保持南方市場的優勢地位,最終形成全國性品牌戰略優勢。
一個值得回味的事情是,2006年,國家旅游局默認了國內水暖潔具產品可以進入星級酒店裝配(此前,國家旅游局規定,星級酒店衛生間裝配,必須采用進口水暖產品),整個水暖業迎來了提升形象的春天。王建業介紹,去年以來,輝煌水暖在南京、西安及廣州等市場,就已進入多家4星級酒店。
王建業說,福建水暖制造業的機械裝備、產品研發、生產技術已具備了生產國際高端產品實力。此番北上實施奧運營銷,就是要借助2008奧運盛會在北京舉辦的機會,進一步提升福建水暖業民族品牌的國際形象。
福建品牌集體“起義”
說到中國水暖業,業內人士第一反應是福建南安市,這里早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水暖潔具制造、銷售中心,并控制了中國7成以上的市場。全國7個水龍頭“中國名牌”中,福建占了4個,并全部出自南安市。因此,以“國”字號命名的交易市場“中國水暖城”也坐落這里。
但目前,toto、美標等20多個國際品牌全部進入中國,占領著國內高端市場,并逐步向中低端市場發展。特別是去年,銅、鋅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中國水暖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一嚴峻的形勢直接震動了以福建水暖制造業為代表的中國水暖產業,福建省水暖、衛浴、閥門行業協會于2006年緊急召開全體會員會議,達成了提升企業檔次、規范市場,聯手打造民族品牌的戰略議題。這一議題很快在各企業落實,去年下半年以來,輝煌、申鷺達等多家水暖企業擴大投資衛浴陶瓷生產線,實現產品一體化經營,與國外品牌的產品供應模式相一致。申鷺達董事長洪光明說:“只有實現產品一體化,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和新產品的研發速度,才能和國外品牌競爭。”
與此同時,一直做外貿的中宇集團,今年突然調頭做內貿,強力征集經銷商。中宇集團董事長蔡建設說:“我們既然可以把產品賣到歐美國家,我們也能在自己的大本營和國外品牌競爭,奧運會將是我們的機會。”
中國水暖發展看福建
“在中國任何一個生產水暖產品的企業,必須到福建南安做廣告,否則就賣不出去。”這是中國水暖、泵閥業流傳的一句話。這并沒有夸張,在南安市侖倉鎮的“中國水暖城”附近,最少有1000家水暖企業在這里樹立戶外廣告牌,其中包括來自國外的品牌。
而創造出這一奇特的現象,南安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
20多年前,南安市侖倉鎮還是一個貧困的鄉村,人均只有2分地。蔡建設說,上世紀70年代末,男人都到外面去幫人補鍋、打鐵和收破爛,但在補鍋打鐵的過程中,學會了修水龍頭,后來學會了做水龍頭。
此后,制作水龍頭的家庭作坊在南安侖倉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里的人一邊生產水龍頭,一邊外出推銷,從生產源頭到銷售終端,建立起自己的網絡,很快在全國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今南安已經成為中國三大水暖生產基地之一,產值在全國之首。南安有20多萬銷售人員遍布全國各個省市,年需求1500億元的水暖市場,南安人包銷了7成以上。
如今,南安的4個水龍頭中國名牌企業聯手喊出了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民族品牌的口號,無疑是代表了中國水暖業的一個呼聲。
來源:福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