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吉爾吉斯斯坦的客商到中國購買軋花機設備的零件,找到了新疆大倉棉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讓這位客商感到吃驚的是這家公司生產的6mpy—100b滾刀式皮輥軋花機長絨棉加工設備比他們當地的設備要先進得多,軋出的花,黑花少、破籽少、雜質少,而價格只是美國同類產品的一半左右。
據了解,新疆棉花加工能力過剩,棉機市場已經處于飽和狀態。但是中亞國家的棉花加工設備已經趨于老化,長期以來技術沒有更新,工藝上已經遠遠落后于中國,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新疆大倉棉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經理馬躍正在積極尋找各種進入中亞市場的渠道。
馬躍之所以有信心全力以赴開拓中亞市場,是源于他對自己的產品充滿自信。該型號軋花機設備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年在阿克蘇地區大面積推廣期間,當年就銷售了120臺,一小時軋花80—100公斤的加工速度,為當地農民節省了不少開支,曾一度占領新疆軋花機設備市場90%的份額。該設備還遠銷山東、湖南等地,而且一直保持著零故障率的驚人紀錄。
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所長陳發告訴記者,要想進入中亞市場,新疆的這類農機制造企業首先應該滿足中亞國家對該產品零配件的需要。其次要通過產品推介、宣傳讓他們了解產品節能降耗的優越性,還要積極參與當地的設備改造和招投標活動,讓他們切實了解產品性能。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