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艘船到底需要多少個配件?即便是船舶專家面對這樣的問題也會皺起眉頭,現代船舶動輒數千到幾萬噸的載重量,構成這么一個龐然大物的配件確實很難用一個精確的數字來反映。
據臺州市經委統計,臺州造船業去年產值近百億元,除去鋼材、導航系統、主發動機等民營企業較難突破的行業,其余配件的產值有數十億元。而這僅僅是臺州市場的情況,若是將之放大至中國市場,甚至國際船舶市場,由此產生的將是一個驚人的結果。
從機電制造到室內裝飾:
造船業產業鏈不斷延伸
“造船企業其實是一個總裝車間,將大大小小數以萬計的零件焊接組裝起來,就構成了一艘大輪船?!辈稍L中,一位造船企業家這樣形容他的造船廠。在他看來,造船像是玩一場拼圖游戲,拼圖者的智慧和拼圖塊板的好壞決定這場游戲最終的成敗。但是多數人沒有料到,看似簡單的拼圖塊板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近年來,一些商業嗅覺靈敏的臺州民營企業家已經將目光盯上了配套產業這塊誘人的奶酪?!迸_州市經委機械冶金處處長黃林育說,目前全市造船配套企業有70多家,占全省一半以上,主要配套產品在全省占有一定的優勢,這主要依托于我市造船業的基礎。
由于造船業的特殊性,與汽車產業相比,其產業鏈的縱深度更強。一艘船并不僅僅由鋼板構成,還有先進的導航系統、動力系統,各種各樣的甲板機械、液壓部件。為數不少的船員在船上居住,船上還有配套活動室、起居處、廚房等等。在船舶的建造過程中,每一道工序都是一個商機。造船業的產業鏈觸角延伸到機電制造、小五金甚至室內裝飾等各個行業。
浙江魚童發達造漆有限公司是浙江合興船廠的指定專用油漆廠家,每年為該船廠提供的油漆就達800萬元。最近,浙江合興船廠又與香港船東簽下了一筆大額訂單:從今年8月份起,建造4艘載重量達3.5萬噸的散貨船,總造價超過6億元??磥?,浙江魚童發達造漆有限公司又能從中分到一杯味道不錯的甜羹。
海天氣體有限公司每天為一家造船企業就提供800瓶到1000瓶專用氣體;浙江金龍機電有限公司承接了翻砂工作,為一些船廠的錨做“細活”。而浙江宏信船舶有限公司、宏冠造船廠等規模企業員工都有1000多人,人口的集聚同樣帶來了無限商機。據說,浙江宏信船舶有限公司附近村子的出租房和小吃店的租金比幾年前上漲了不少。
“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稱號的啟示:
造船業的產業鏈厚度亟待加強
“陸上造汽車,海上造大船。”同樣扎根于臺州這片肥沃的民營土壤,同樣是重工產業,近年來汽車和造船兩大產業在臺州的崛起和發展頗有相似之處。只是汽車產業起跑較快,產業集群密度更高,產業鏈更為完整。
臺州汽車產業的崛起并不是空穴來風,它的背后是發達的整車零部件配套產業鏈。在臺州,可為汽車整車提供配套零部件的生產企業就達3000余家,年產值超120億元。
“如果把臺州企業生產的所有汽車零部件拼湊起來,就是一輛完整的汽車。”市經委一位負責人這樣形容臺州汽車工業。2006年8月17日,臺州被國家商務部、發改委授予了“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稱號。正因為依托強大的零部件產業鏈優勢,臺州的眾多民營造車企業在國內外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始終保持著價格優勢。
與汽車強大的產業鏈相比,造船業的本地產業配套還是一條短腿。近年來,船舶工業規模的擴大以及船舶品種的增加和優化,配套設備的品種、質量和性能越來越難以滿足船舶工業發展的需要,本地船用設備的實際裝船率不斷下降。一部分高端設備從國外進口,而其余的部件基本上來自外省。我市配套的船用產品主要是錨機、舵機等小型產品,以及機電加工產品。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從世界各地連接配套產業,再將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從這一個角度上看,臺州造船業已經逐漸與國際接軌。但是從發達國家和城市的造船產業帶來看,配套產業的本土化程度高卻是產業集群高度發達、產業鏈整合到最佳效果的表現。顯然,臺州造船業還遠遠沒有達到這種境界。
黃林育承認,目前,臺州造船業存在船用配套設備本地化停滯不前,船舶產業鏈作用難以發揮的問題:首先是“龍頭”企業數量少,單體規模小,對產業的帶動力小。其次,產業的本地配套性差、配套成本高,產業的集中度低。其三,鏈條短,高附加價值環節少,對產業整體的貢獻率低。其四,產業平臺的整體效益與乘數效應低也是要解決的問題。
本土產業支撐:
造船業的產業鏈效應值得期待
“相對來說,臺州的制造業還是比較發達的。只是一方面造船業的配套要求正日益提高,另一方面臺州的相關行業還有待提升,兩者之間沒有找到一個有效的結合點,白白浪費了這些商機。”臺州市船舶工業協會會長陳存裕在今年兩會期間,作為人大代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指出了當前臺州造船業中配套產業短腿問題。
造船業中鋼材占主導地位,不過這一塊不是臺州的企業和市場所能左右的。導航系統和主動力系統科技含量較高,目前這也只是國外企業或國內幾家大型重工國有企業的“專利”。但是大量的甲板機械、液壓部件的需求,使臺州相關產業有了用武之地。比如臺州的機電工業較為發達,與船舶制造相關的閥門與泵類、模具與塑料、普通機械制造、船舶五金等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生產能力,完全可以為發展船舶工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巧接造船產業鏈不僅是臺州民營企業自發的事,還要靠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标惔嬖Uf,在一個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出臺相關的政策鼓勵造船業配套產業的發展,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幫助企業引進人才、技術,在當地形成一個強大的產業群,從而使臺州真正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名的造船基地。
來源:臺州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