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圍棋、詩歌、電競、繪畫、音樂等一系列領域相繼“淪陷”之后,之后面對學習能力堪為神級的人工智能,人類還有多少技能可以稱之為無可取代?
眼下,連“辯論”都已經被人工智能攻破了!
近日在ibm think 2019活動上,由ibm研發的辯論ai系統——project debater,與2012年歐洲辯論冠軍、牛津劍橋學霸harish natarajan展開了一場關于學前補貼的辯論。
290 >
辯論雙方提前15分鐘拿到辯論主題,并各有4分鐘陳述自己的論點,4分鐘反駁對方的論點,以及2分鐘總結陳詞。作為正方,debater認為學前補貼可以使窮人受益,并降低犯罪率等,同時她還引用了包括國家早期教育研究所、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在內各處來源的信息。debater主張人類應該做道德正確的事,并拋出金句“為那些不幸的人提供機會,是每個人類的道德義務?!?/p>
330 >
雖然人類辯手最終因支持率獲得了這場辯論的勝利,但debater傳遞信息量更豐富,在用事實和數據證明觀點這一方面,表現出色。對手harish natarajan表示,人工智能引用論據和統計數據的能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i的辯論水平終有一天能超過人類。
在去年6月,debater就曾對戰以色列國家辯論冠軍noa ovadia,當時的她已展現出了不俗的游說能力,甚至還帶著幽默感:她會提醒對手“你正以每分鐘218格子的語速說話,沒必要如此著急”。
281 >
project debater是ibm在以色列海法實驗室的研發團隊耗時6年的研究成果,外形是一個比人略高的黑平板,而且是個“姑娘”。她擁有3大能力:撰寫演講稿及表達能力,聽力理解及反駁能力,以及對人類難題的建模能力。
debater原本采用的是ibm watson text to speech和speech to text api語料庫,包含2011年以來全球商業、法律、學術和政府機構等領域的主流報紙和雜志內容,共3億多個信息源。今年1月7日,這個ai辯論系統首度向公眾開放,邀請公眾直接參與語料庫的建設。人們可以在官網上選取辯題,提交觀點和論據,project debater將通過收集、質檢、去重、拼裝等步驟,生成正、反兩方的完整辯論稿。
278 >
project debater讓ai在掌握語言方面又達到了史上新高度。ibm希望通過技術發展與推廣,把這項技術運用到實際場景中,協助人類制定日常的復雜決策,比如幫助政府、立法部門收集公眾對于重大事項的觀點,進行論證,或幫助公司更好地理解員工和顧客。
333 >
近年來,人工智能系統變得越來越靈活,越來越聰明,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時代已經越來越近了,而我們的下一代也將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主人。編程,作為人工智能的核心,將成為未來ai時代的必備技能。讓孩子學習編程,除了鍛煉邏輯思維,幫助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創造力,更是讓他們適應未來,培養和機器打交道的能力。當他們了解人工智能是怎么利用算法,對不同狀況進行分析,他們可以更好地運用人工智能到實際問題中。
279 >
來源:飛象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