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訊張 吁報道:“過去需要5名熟練電焊工工作一個多月的任務,現在只要編好程序,由一個電焊工操作、監控4天就能完成。”日前,由方大特鋼員工自主研發的大型四軸機器人成為大家眼中的“明星”,它不僅可以降低員工勞動強度,實現智能化維修,還大大提高了設備維修質量,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據了解,該機器人完全由員工自主研發。在沒有圖紙,全國也沒有可借鑒先例的情況下,該公司果斷成立研發團隊,群策群力,從制約生產的“瓶頸”入手,設計制作圖紙,能加工的零部件自己加工,通過5個多月的努力奮戰,研發獲得成功。據介紹,該機器人最大優點是可實現離線編程,也可采用示教器編程,實現焊槍4個自由度,即x、y、z方向的自由度和焊槍旋轉方向(c)的自由度,4個自由度協調動作,從而對設備末端處的焊槍進行三維空間數控控制,工件能進行三維空間堆焊并有良好的焊接質量,各種形狀、平面、立體均可堆焊;長24米、寬1.2米范圍內均可燒焊;特別是在修復燒結機單輥時,最大公共部分可實現90%自動堆焊,解決了大型工件磨損面不同難以自動堆焊的難題,并且堆焊質量非常好,是人工難以達到的;而且,工作效率非常高,以前需要4個電焊工作業5天才能完成的焊接任務現在只要技術人員編好程序,由一個電焊工操作、監控4天就能完成,極大地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
來源:中國江西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