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 尹力)北京將建設冬奧博物館,研究設立奧林匹克學院;推動綠色環保、智慧服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于冬奧會;實施場館綠色建筑標準,建立碳排放補償機制,促進京津冀協同減排……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下簡稱北京冬奧會)遺產戰略計劃于19日發布,其中提到上述內容。
遺產工作是歷屆奧運會、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冬奧會進入“北京周期”,其遺產工作也備受關注。北京冬奧會遺產工作涉及面廣、周期長、任務重,為此,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了遺產工作協調委員會,旨在打造奧林匹克運動與城市良性互動、共贏發展的“北京方案”。
按照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安排,遺產工作貫穿籌辦工作全過程。從今年開始到2022年將進入到遺產戰略計劃的實施階段,具體的工作包括按照北京冬奧會總體計劃時間節點要求,定期總結遺產項目階段性成果,提交項目進展報告、亮點遺產報告和案例分析報告。
2月19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戰略計劃發布。圖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胡安·薩馬蘭奇向北京冬奧組委發來祝賀視頻。(完) 韓海丹 攝
同時,各領域還要組織開展實物遺產收集保管工作,隨時隨地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交各類具有展示、傳承、教育和紀念意義的北京冬奧會實物遺產,以滿足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博物館及城市檔案館的要求,留存豐厚的實物遺產。
當日發布的遺產戰略計劃提出,通過籌辦北京冬奧會,要創造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發展和區域發展七個方面的豐厚遺產。
據北京冬奧組委秘書長韓子榮介紹,遺產戰略計劃分為四個部分和4個附件,包括指導思想和目標、重點任務、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及重點任務分工、亮點遺產計劃、通用指導意見和組織機構方案,既提出了總體原則和要求,也具體明確了任務、分工、步驟和措施,是各部門、各單位做好冬奧遺產工作的行動指南。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胡安·薩馬蘭奇在發來的祝賀視頻中表示,北京冬奧會將激勵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的新建場館等有形遺產,以及賽后可持續發展等無形遺產,都將極大地促進冰雪運動發展。
根據計劃,籌辦冬奧會最直接的遺產就是創造體育遺產,可顯著提升中國冰雪運動競技水平,建設和利用好世界一流的體育場館;建設冬奧博物館,研究設立奧林匹克學院,做好知識轉移與傳承;培養和造就一批辦賽人才隊伍,形成一批辦賽規范和模式。
在經濟遺產方面,籌辦冬奧會可促進冰雪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培育和造就一批中國冰雪企業。北京冬奧會將積極運用信息化、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提高賽會運行保障和服務效率,重點推動基礎設施、轉播技術、綠色環保、智慧服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
在環境遺產方面,計劃明確提出,要大幅提升京張兩地的生態環境質量;所有新建場館落實節能環保標準,做好固體廢棄物處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可再生能源應用,建立碳排放補償機制,促進京津冀協同減排。
遺產戰略計劃還提出了創造城市發展遺產和區域發展遺產,包括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城市無障礙環境;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服務保障能力;依托北京冬奧會場館設施,發展壯大體育文化、旅游休閑、會議展覽等業態,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