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勤(deloitte)24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金融機構正越來越多地投資于自動化、機器學習和其他節省勞動力的科技。據統計,現在全球19%的金融機構都在使用人工智能。業內人士認為,金融行業本身是一個高度數字化的行業,而人工智能技術核心正是以大數據作為基礎的,兩者結合之下,就很容易產生一系列創新。
不過,目前人工智能與金融結合之中最主流的玩法,依舊停留在使用自動化流程,來完成傳統上由人類來執行的單調重復的任務上,例如管理風險數據、起草風險報告和監管報告等。人工智能通過快速的挖掘定量和定性的信息,可以在幾分鐘的時間內,實現分析師差不多四十個小時這么大的工作量,并自動生成一份可用的有價值的報告。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人工智能與金融的結合仍然與我們一直所倡導的智慧金融相去甚遠。金融行業說到底仍然是為人服務的行業,而人工智能,也應該以人為出發點,因此如何提高用戶體驗才是下一步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在德勤的調查過程中,已經有19%的金融機構表示正在使用機器的學習和認知分析來提高準確率,尤其是在語音和文字方面進展非常大。ai應用在金融領域的電銷,包括客服以及催收等領域,不僅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而且還可以解決合規問題。比如聲紋識別應用在反欺詐領域,就能夠用來打擊金融黑產;而美國的kensho公司,還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與大規模知識圖譜技術,應用于金融事件的自動推理分析。
此外,24%的金融機構還表示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做業務決策模型工具。很多專家學者都認為,所謂人工智能,實際上是讓機器可以模擬人類的思考行為方式,將之應用在金融領域,就是自動掃描內部和外部環境中的各種數據,識別和分析各種風險、并做出有效的應對方案。
作為鳳凰衛視集團旗下服務全球華人的智能金融科技平臺,鳳凰衛視于2015年便開始實施“智能金融”戰略,研發了一系列智能化產品,幫助用戶理解投資背后的邏輯,從而做出更加科學的投資決策,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務。
諸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系統性研發了“鳳鳴智能資訊”、“真準資產配置”、“魔鏡智投基金策略產品”、“鳳凰智保”等一系列智能資產配置及輔助交易的智能決策工具。
“鳳鳴智能資訊” 涵蓋大量精選的財經資訊,包括國際、宏觀、股票、娛樂和事件等多個板塊。該產品會自動抓取網絡財經信息,經過高效篩選后形成聚合,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析和展示,幫助用戶理解每一事件與其背后的投資產品走勢之間的邏輯。
在財富管理領域,以往一個理財顧問服務至多幾十個客戶,了解客戶、篩選產品、出具方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出具的方案多以銷售產品為導向,并不能做到客觀中立、與客戶完全匹配。鳳凰金融“真準智能資產配置”產品,用戶僅需要填寫簡單個人信息,便可在幾秒鐘之內免費為用戶出具相應的資產配置方案,還可以獲得財富管理健康診斷。
基金策略組合產品“魔鏡智投”,就是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研究,和對資本市場的投資規律的挖掘,幫助投資者實現包括智能換倉、及時避險、科學擇時,省心賺錢等在內的諸多目標,為投資者提供最適合自己的基金投資標的和資產組合方案。
“鳳凰智保”則是針對保險領域,運用自主研制的性價比k值模型,幫助用戶快速獲得性價比較高的智能保險決策方案,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量身定制保險配置組合,真正讓用戶擺脫面對市場上的諸多產品選擇困難癥,實現個性化保險配置。
鳳凰金融通過一系列創新性的“智能+”產品滿足億量級中產、新富人群的多種財富管理需求,成為國內獨樹一幟的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有能力系統性服務投資人群的新金融平臺。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