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電一體化、電子選針技術及與之配套的cad、cam技術廣泛應用于國產針織圓緯機設備的制造,國產針織圓緯機已經縮短了與國外針織設備的差距。
國際市場的前沿技術
一是電腦控制技術的廣泛應用。例如,德國的邁耶·西公司開發的專用電腦控制系統,可根據操作面板上輸入的針織機總路數、編織每橫列的路數、每厘米織物長度線圈數,自動計算出織物的牽拉速度,并根據輸入的每厘米織物長度所需的紗線量,自動控制紗線的喂入。
二是普通機型趨向細針距、大筒徑、多路數的特點。如中國臺灣的凹凸公司、大渝公司均推出了機號40e以上的雙面機,凹凸公司展機是863.6㎜(34")、42e、84路,大渝公司的是312.8㎜(32")、40e、72路。
三是多功能技術的應用。如三角外調三功位技術的應用,使變化組織調整時不用拆開三角更換,在外調整活絡三角或吊拉三角便可實現成圈、集圈、浮線三功位之間的轉化。另外還有快速更換針筒不需調整技術、統一壓針技術、壓針三角的在線調節技術等。
國產設備的技術表現
目前,許多國內針織圓緯機生產廠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材料推出的新型機種,在機械功能性和質量穩定性方面已達到或接近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某些廠家的生產制造水平。比如,宜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推出的單面電腦提花機配有日本wac壓電陶瓷選針控制系統,其技術水平有了較明顯的提高。浙江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采用西門子選針控制系統,推出單面電腦提花機,性能穩定。
但在電子選針器的研發方面,我國與世界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電子選針技術是針織機械通用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使用最廣的是日本wac公司的多級選針器,有8級,16級等規格,它的工作頻率約為400赫茲。德樂公司ucc548雙面電腦大提花機,22g34英寸54路,機速達21轉/分鐘;晉江宏基公司的雙面電腦大提花機(mark,34英寸24g72f)選用唐山昆鵬的8段式電磁選針器,實際使用的選針頻率在100赫茲左右,機速達19轉/分鐘,代表著我國電磁選針技術的最高水平。
針織企業設備改造情況
目前,國內針織企業大都根據編織工藝要求、產品質量要求等對針織圓緯機進行必要的改造。主要改進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根據編織工藝的要求增加集圈、浮線三角,以適應產品實現成圈、集圈、浮線三功位的變換;加裝導紗器,實現氨綸絲或滌綸等原料襯墊需要。二是根據提高產品質量的要求,將落地紗架改為管道輸紗,減少飛花織入等疵點;改造加油裝置,減少破洞;在單面圓機生產氨綸汗布時,去掉卷取軸,坯布平擺,減少坯布兩邊的死折。三是為提高原設備的性能,改用耐磨材料改造喂紗嘴,大大提高了耐磨性。
促進國產設備發展的建議
國內針織機械企業一是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走技術合作的道路,不斷提高自主研發的能力和水平。國家、行業協會等有關部門應及時掌握國際針織行業發展態勢,對機械行業的發展給以指導和必要的支持。二是要積極扶植國產針織機械的品牌,實施名牌戰略,企業應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和品牌的知名度、信譽度和售后服務水平。三是要加強針織機械企業和針織行業的合作交流,經常了解針織行業對針織機械的需求,以提高機器的功能性、穩定性、可靠性,并擴大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