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7月起,紡織行業實行多年的進口設備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后退政策停止執行?!爱斊髽I正為棉花漲價、人民幣升值、用工難、市場競爭激烈等難題所困擾時,進口設備免稅政策的取消讓我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玉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今年以來,國家一直醞釀在16個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領域實施的零部件進口稅收優惠政策。7月初,這一優惠政策率先在在紡織機械領域推出———從2007年1月1日起,我國對國內企業為開發、制造高速噴氣織機和自動絡筒機而進口的部分關鍵零部件所繳納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政策。與此同時,相應取消進口整機的免稅政策。規定從7月1日起,企業進口所有規格的自動絡筒機和噴氣織機一律繳納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
“國家扶持紡織機械制造業,我們舉雙手贊成。進口關鍵零部件實行先征后退,毫無疑問對于提高我國紡織機械制造水平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同時取消進口整機的免稅政策,對棉紡企業的產業升級,提高我國紡織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卻十分不利?!蓖跤耒f。
據王玉琦介紹,目前國際棉紡織業的競爭主要是“三無一精”(無卷、無接頭、無梭布、精梳紗)產品和技術裝備的比拼,自動絡筒機和噴氣織機是其中關鍵設備。但是,國產自動絡筒機和噴氣織機在產品穩定性、可靠性、智能性、生產速度上均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國自動絡筒機的卷繞速度為1200米/分鐘,進口設備則為1600米/分鐘。至于國產噴氣織機,與進口機的差距則更大。國產機的入緯速度為1200米/分鐘,進口機則達2100米/分鐘。不僅如此,國產機產量有限,供應不足,在數量上遠不能滿足紡織企業需求。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噴氣織機年需求量16000臺左右,每年進口15000臺左右,國內生產能力只有1000多臺。自動絡筒機每年需求量2600多臺,進口2000多臺,國內生產量只有600臺。而目前符合自動絡筒機先征后退條件的國內紡機廠只有青島紡機一家,噴氣織機也只有經緯股份的咸陽紡機廠。
王玉琦說:“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國產設備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低質量的機器產不出高質量的產品。國家政策不能保護國內少數幾家紡織機械企業,卻影響一大批棉紡企業的產業升級。這會使我們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p>
據她介紹,近年來,印度等國加快技術進步步伐,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對我國棉紡織業形成了很大威脅。據國際棉紡織機械著名生產商瑞士立達集團分析,目前全世界短纖維紡紗總量年投資額在20億美元左右,其中印度就占到4億美元,土耳其占到1.5億美元,印度在緊密紡和高質量、高支精梳紗產品的投資熱,明顯提高了印度在出口市場上的競爭性。土耳其由于勞動力成本高,轉而提高機械效率,在高附加值產品類型的發展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近10年,印度引進國際先進紡紗裝備達1400萬錠,而我國只有104萬錠。目前,印度紗布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已經超過我國。王玉琦表示,對比印度給予進口先進紡織機械的優惠政策,我們卻取消了進口新型紡織機械的稅收優惠。這將大大增加我國紡織企業的負擔,削弱企業競爭力,延緩我國紡織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的步伐,使我們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振興紡織機械制造業也是我們的愿望。國產設備質量提升了,最終的受益者是紡織企業。但是,時間不等人。我國紡織工業‘十一五’規劃中指出,到2010年全行業清梳聯比重要由目前的40%提高到50%,無接頭紗比重從55.32%提高到70%,無梭布比重從52.74%提高到70%,精梳紗比重由25.87%提高到28%。要完成這一任務,技術裝備改造是關鍵?,F階段,在技術裝備上,我認為,國家還是應該堅持國產和進口并舉的策略,一方面對進口零部件實行先征后退,一方面在‘十一五’期間,對自動絡筒機和噴氣織機繼續給予進口免稅政策。”王玉琦表示。
她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受原料價格上揚、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下調等諸多因素影響,棉紡企業經營壓力很大,產業升級的要求也十分迫切。進口設備的關稅和增值稅對企業來講,又會增加一筆不小的負擔。“自動絡筒機和噴氣織機是棉紡織行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關鍵設備。鑒于棉紡織行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技改資金不足將影響技術裝備水平的提升,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根據上下游產業的供需情況,采取過渡措施,在一定期限內繼續實行進口稅收優惠。畢竟紡織行業也是民族產業,關系著2000萬人的就業問題?!彼f。
來源:中國稅務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