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協會近日公布的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51.6億元。從投資結構上看,上半年煉鐵項目投資占7.82%,煉鋼項目占32.24%鋼材深加工項目占59.94%,這說明資金明顯向后部深加工工序轉移;從投資項目上看,上半年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占59.2%,1億元至10億元項目占26.4%,5000萬元至1億元項目占5.7%,5000萬元以下項目占9.1%這說明投資項目正在向大型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這種趨勢從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的訂貨情況也可窺見一斑。陜鼓是提供透平機械為核心的大型成套裝備供應商和服務商,是我國風機行業的排頭兵。僅8月份,陜鼓就相繼接到了鞍鋼、唐鋼、梅鋼等大型鋼鐵公司的訂單8億元,單筆訂單都在1億元以上。
陜鼓為煉鐵、煉鋼大型高爐提供鼓風設備,軸流壓縮機就是它的心臟。十幾年間,陜鼓在軸流壓縮機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不斷投入資金,持續進行科研攻關和再創新,使得軸流壓縮機的氣動設計技術、結構設計技術、加工工藝、自動控制、成套技術、試驗、安裝調試以及整體機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4年獲得“中國名牌”稱號,2007年再次被評為“中國名牌”。
全系列軸流壓縮機具有高度的三化水平,即系列化、標準化、通用化。因其節能高效、運行平穩、自動化水平高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高爐冶煉、石油、制藥、硝酸生產、硫磺制酸、煤氣聯合循環發電裝置、風洞實驗等供風裝置中。
為了保持軸流壓縮機的技術領先性,陜鼓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但開發了小型軸流壓縮機替代離心壓縮機,為300m3高爐和40—6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配套供風系統,提高效率8%—10%,而且開發了風量達10000m3/min以上的大型軸流壓縮,可為5800m3高爐供風。
首臺av100-17軸流壓縮機是為首鋼高爐配套的機組,陜鼓進行了大量技術創新,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并采用了許多新的設計方法和制造工藝。該產品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填補了我國大型軸流壓縮機產品的空白,提高了國產壓縮機的市場競爭力。
據悉,陜鼓已成為全球生產軸流壓縮機業績最多的廠家。截至目前,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項目采用陜鼓軸流壓縮機600多臺(套),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國家也采購了10余臺套,陜鼓所提供的主機和配套設備替代進口節約外匯達到30億美元以上,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家發改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2006年11月召開了“大型高爐鼓風機國產化技術論證會”,來自冶金、石化行業,高等院校和科研設計單位的專家、代表一致認為,陜鼓不但具備了設計制造4000m3—5800m3大型高爐鼓風機的能力,而且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和企業綜合實力都在快速增長。陜鼓產值從2001年的4億元快速增長到2006年的30億元,增長了6.5倍,利稅從4965萬元增長到5.5億元,增長了10.2倍。幾年之間,陜鼓迅速縮小了和國際一流透平企業的差距,已經聚積起了和國際對手同臺競爭的實力。
目前,冶金、石化、空分、煤制油等行業快速發展,在國家的支持下,陜鼓正在抓住機遇,順應工業流程裝置日益大型化的趨勢要求,完善技術方案,以期與客戶聯手,實現大型軸流壓縮機國產化完全取代進口的目標。
秦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