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當前時點看垃圾發電投資機會
十三五期間,我國垃圾焚燒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環保趨嚴、融資趨緊抬升成本和費用,未來競爭格局如何演變值得關注。本報告為垃圾焚燒發電系列第2篇,旨在回答4個問題:1)高成長機會何時顯現? 2)競爭格局的演變態勢?3)上市公司在手的垃圾發電項目究竟盈利情況如何?4)如何把握投資機會,怎么看待垃圾發電企業估值?
上市公司2019-2020迎來高成長期
產能加速釋放:17年城市新增4.2萬噸/日(2012-2016年均新增3.2萬噸/日);17縣城投運速度提速,我們估計17新增3.2萬噸/日(十二五年均新增0.4萬噸/日)。按照選取典型上市公司(18年已投運產能市占率29%)投產規劃,18-20年累計投運增速24%/24%/33% vs 按照十三五規劃測算18-20年累計投運產能增速23%/19%/16%,上市公司投產增速高于行業增速,表明1)行業增速可能超預期或 ;2)上市公司已投運市占率將提升。分區域:山東/上海/寧夏等省市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廣東/北京/安徽/江蘇等19-20年仍具較大空間,中西部新增投運崛起,東部部分地區仍有空間。
競爭格局:集中度較高,國企競爭力增強
行業集中度較高,國企市占率提升。從已投運產能市占率看,cr5在2014年-2018h1基本維持在31%-32%,集中度較高。截至2018年6月,前三名光大國際、錦江環境、重慶三峰的市占率分別為12%/6%/5%。垃圾焚燒行業參與者以國企和民企為主,國企競爭力增強,在手產能市占率由16年的66.7%提升至18年10月的71.3%;從已投運產能看,國企市占率由16年的54.1%提升至18h1的55.8%;從新簽產能看,選取的7家垃圾發電上市公司中國企新簽訂單產能占比由15年的45%提升至18年的80%,國企在融資和政府關系方面優勢較突出,有利于去杠桿環境下訂單的獲取。
龍頭優勢顯現,增量項目盈利反向提升
總體看,截至2018年底在手未投運項目irr略低于存量項目,龍頭公司拿單質量、融資能力、運營效率優勢顯著。已投運項目irr:偉明環保(26.6%)/瀚藍環境(25.3%)/綠色動力(22.6%)/光大國際(20.6%)居前,在手未投運項目irr:光大國際(22.6%)/綠色動力(22.5%)/上海環境(21.9%)居前,光大國際/上海環境等增量項目irr高于存量項目,且在手未投運項目儲備豐富。
三維度看估值,a股關注瀚藍環境、旺能環境、上海環境、綠色動力
1)一級市場pe:收購標的多處于建設或運營前期,測算穩態(項目運營第7年起)凈利下(考慮融資)pe估值9x;2)垃圾發電項目npv:根據我們假設,旺能環境/光大國際/上海環境/綠色動力/瀚藍環境/偉明環保已投運項目貢獻當前市值(2019/2/13)34%/32%/39%/40%/28%/28%;3)資產角度:單位產能市值(市值/在手產能)旺能環境/綠色動力/瀚藍環境為21/29/45萬元/噸。建議關注a股中irr較高/估值較低/具備整合能力的公司:瀚藍環境(19e 13x(wind一致預期,后同))/旺能環境(19e 15x)/上海環境(19e 16x)/綠色動力(19e 38x)。
風險提示:垃圾發電電價下調風險、項目進度不達預期、項目運營風險。
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